非遗与潮流共舞 台江开启全民艺术狂欢季
7月18日,“遗”览台江“艺”起街头2025年“非遗一条街”艺术展演暨台江区“不燃怎么YOUNG”街头艺人秀活动在苍霞人家广场拉开帷幕。
本次活动由中共台江区委、台江区人民政府指导,中共台江区委宣传部、台江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台江区旅游事业发展中心主办,台江区文化馆、台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由台江区苍霞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台江区后洲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台江区瀛洲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福州市上下杭保护开发有限公司、福州市闽江之心江北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支持。
传统与创新的惊艳碰撞
7月18日,苍霞人家广场人头攒动,一场融合了非遗元素与街头文化的视听盛宴亮相。
经典歌曲《红日》《张三的歌》一响起,台下瞬间成了合唱的海洋。紧接着,舞蹈、时装秀表演、新民乐等节目轮番上演,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市民陈先生一边赞叹一边用手机不时拍下照片、录下视频,“今天能更近距离感受到非遗的魅力,感觉太棒了!这些节目有新意,大人小孩都爱看。”
舞蹈《钱箭 惊鸿临江》。
据了解,本次启动仪式上的不少节目,出自台江区文化馆文化工作者之手——他们坚持与时代同频,扎根基层,将街头巷尾的生活肌理与千年商埠的文化记忆融入创作,最终呈现出这既接地气又显匠心的文艺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启动仪式还公布了台江区第八批区级非遗项目、第六批区级非遗传承人、新增非遗保护单位、区级非遗传承空间名单。
本次活动以“非遗+艺术+消费”为主线,让群众沉浸式体验非遗文化与潮流艺术的碰撞交融,将更多、更优的文化资源送到群众身边,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为区域文商旅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
艺术与善意的双向治愈
华灯初上,下杭路变身为“台江有‘艺’思”非遗国潮市集,一批具有台江特色的精品摊位有序排开。
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是福州“闽商精神”的重要发祥地,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之一。近年来,台江区不仅深耕非遗的活态传承,更匠心打造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非遗一条街”,为城市注入深厚而持久的文化活力,重现上下杭百年商埠繁华之景。
航拍“非遗一条街”。
古陶瓷修复技艺、福州传统锔瓷技艺、台江老桶街彭氏蒸笼制作技艺……非遗摊位前围满了人。在福州传统玉石雕刻摊位,雕刻师正以刀为笔,精雕细琢寿山石;依海肉燕摊前人声鼎沸,师傅捶打肉燕皮,手法娴熟;佛跳墙制作摊位也不逊色,醇厚的香气飘散,让人垂涎欲滴……
庄银银器吸引了游客眼光。
而在国潮摊位上,年轻设计师们将传统元素玩出了新花样,传统符号与现代审美碰撞,吸引市民驻足观看。
萌宠治愈处的小狗摇着尾巴蹭人手心,有人一边撸狗一边捐爱心款:“逛着玩着还能帮小家伙们,太暖心了! ”
这场集合了非遗国潮、暖心公益的夜间盛宴,不仅是文化的展台,更成了消费的热土:文化的魅力化作吸引人流的强磁力,艺术的创意点亮商业的烟火气,让逛市集的人们在赏非遗、品文化时,自然而然掏出钱包,为喜欢的物件驻足,为心动的体验买单。
全民共赴艺术之约
据介绍,本次活动通过预热先导片、街头艺人秀活动启动仪式、“台江有‘艺’思” 解压艺术市集、“遗”览台江 街艺研学、“艺”出好戏 街头开FUN派对五大板块的活动内容,构建“天天有精彩、处处是舞台、人人可参与”的全民艺术生态。
7月19日傍晚,“遗”览台江 街艺研学将在下杭路开启。20名学生化身“街艺观察员”跟随特邀“守‘艺’人”漫步古厝街巷,深入了解非遗技艺,并沉浸式体验冷凝合香、依海肉燕等非遗,开启一场文化之旅。这场研学还将通过直播互动,让屏幕前的观众也能“云参与”,一起在行走中读懂台江。
“艺”出好戏 街头开FUN派对也令人期待,邮局咖啡、茉莉大街迪士尼门店、福矛体验馆门口等地将上演不同主题的街头表演。“活动将通过零距离街头展演打破艺术家与观众的界限。当多元艺术形式的碰撞与市民的深度参与,街头就成为了没有界限的舞台,真正实现‘艺术零距离,全民共狂欢’。”主办方相关负责人介绍。
街头艺人表演。
本次活动正是台江以文化为笔,书写城市更新与非遗保护同频共振的生动实践。从“非遗一条街”的“点”上突破,到全域文化生态的“面”上开花,未来,台江区将持续以创新为墨、以传承为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焕发时代新韵,为群众带来更多优质的文化体验,助力文旅商融合迈向新高度。(叶诚 倪景轩/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