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北京市延庆区大榆树镇陈家营村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北京城市学院“耘梦”暑期社会实践团的12名师生,怀揣着对乡村文化的热爱与探索精神,走进这片京郊土地,开展乡村文化挖掘与助力工作。他们用实际行动,为陈家营村的文化传承与发展贡献着青春力量。
实践团深知,要挖掘乡村文化底蕴,必须深入了解村庄的方方面面。为此,他们采用了多种方式开展调研工作。问卷调查是实践团了解村民对乡村文化认知与需求的重要手段。为了确保调查的全面性和代表性,实践团成员们挨家挨户走访,向村民们耐心讲解问卷内容。对于一些不识字的老人,成员们便逐条念出问题,记录下他们的答案。此次问卷调查线上线下相结合,覆盖了全村80余户家庭,收集到了大量宝贵的一手资料,让实践团清晰地了解到村民们对文化传承的真实想法。与村民访谈则让实践团成员们听到了更多鲜活的故事。他们将目光聚焦在老党员、村里的长者以及一些有着特殊经历的村民身上。在与老党员的交谈中,成员们了解到了村庄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迁,感受到了他们对党的忠诚和对村庄的热爱。非遗传承人则向成员们展示了精湛的技艺,讲述了这些技艺背后的历史渊源和传承故事。
实地参观更是让实践团成员们对陈家营村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他们沿着村庄的大街小巷,仔细考察每一处可能蕴含文化价值的地方。古民居的建筑风格、古井的构造、百年老树的传说,都被成员们一一记录下来。为了更全面地梳理陈家营村的文化脉络,实践团成员们还专程前往延庆区文化馆、博物馆。在那里,他们查阅了《延庆民俗志》《大榆树镇志》等大量地方文献。成员们仔细比对史料记载与村民口中的故事,从中梳理出了包含历史沿革、民俗风情、红色故事等六大类的文化线索。这些线索如同一条条纽带,将村庄的过去与现在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实践团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底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一系列深入的调研,实践团成员们收集到了海量的信息。接下来,他们的重点工作便是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协助村委会形成文化资源清单。在村委会的会议室里,实践团成员们围坐在一起,将调研中发现的各种文化资源一一列出。在分类整理的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展现出了高度的严谨性和责任感。他们反复核对每一项资源的信息,确保其准确性。对于一些存在争议或信息不完整的资源,成员们会再次进行走访核实。经过十余个日夜的努力,实践团最终协助村委会形成了《陈家营村文化资源清单》。为了让村民们更好地了解和感受自己家乡的文化,实践团成员还重新设计制作村委会文化宣传展示板,让这些文化资源得以生动呈现。
此次“耘梦”实践团的陈家营村之行,不仅是一次文化挖掘的实践,更是一场青春力量与乡村振兴的深度对话。实践团成员们用脚步丈量乡土,以实际行动诠释了青年担当,他们播下的文化种子,正在陈家营村的土地上悄然生根。而这份对乡土文化的敬畏与守护,终将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深厚底气,让京郊大地的文化之花愈发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