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您高压140,要注意饮食清淡啦!”“奶奶,餐后血糖值很稳定,继续保持!”
7月10日,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管理学院“医诊无忧”社会实践队走进丽水市青田县油竹街道和三溪口街道,以细致服务与深度访谈,探寻基层老年群体的医养需求。
医苑探就诊,颐养观日常
春满园养老服务中心里,身着红马甲的青年学子与老人促膝交谈,电子血压计与血糖仪的滴答声交织成一曲暖心的关爱乐章。实践队5名成员化身“健康管家”,在服务中心设立的临时体检站中细致地为老人测量血压、血糖,同步建立健康档案。针对异常指标者,再由专业医护现场解读数据,结合膳食结构提出个性化建议。77岁的陈阿婆拉着队员的手感慨:“子女在外打工,这些孩子教我测血糖,陪我说说话,比亲孙女还贴心!”
在健康监测间隙,队员们以“拉家常”形式开展医养需求调研。“您最需要哪种医疗服务?”“去大医院就诊有哪些困难?”……一系列贴合老人生活的问题引发了广泛共鸣。调研发现,50位被访人中,有88%的受访者期待社区定期开展基础体检,72%的老人面临三甲医院预约困难、流程繁琐的困境。独居的吴大爷坦言:“小病就忍着,大病就拖着,就怕给儿女添麻烦。”这些真实诉求被详细记录,后续将被整理成《基层老年群体医诊痛点白皮书》。
“听见‘沉默的需求’,是人文教育的生动实践。”带队教师韩栋表示。本次活动不仅为老人送去了健康关怀,更通过田野调查揭示基层医疗资源下沉的迫切性。实践队计划将调研数据反馈至青田县卫健部门,并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开发“掌上医导”程序,用青年智慧助力“老有颐养”的民生图景落地。
巷陌中走访,耆老间听心声
次日,实践队来到三溪口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在三溪口团委负责人的介绍和带领下,走进独居老人的家中探访。
走访中发现,部分高龄独居老人的子女长期定居国外,虽会定期邮寄高血压、高血糖等慢性病药物以尽孝心,但受时差与距离限制,难以实时关注老人的日常健康状况。不少老人表示,面对感冒、关节疼痛等常见小病时,往往选择自行忍耐,鲜少主动就医,可见其健康防护意识相对薄弱。
由此可见,独居老人在就医陪同、健康监测等方面仍存在服务需求。调研团队表示,此次走访进一步印证了专业化陪诊服务对独居老人的重要性,后续将结合调研数据形成专项报告,为推动区域养老服务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参考,助力构建更完善的居家养老支持体系。
让医疗更有温度,让陪诊更有力量。此次青田之行,实践团以专业服务为桥,以人文关怀为线,搭建起青春力量与银发需求的联结。从油竹街道的健康守护,到三溪口巷陌的入户探访,实践队不仅精准捕捉到独居老人对社区常态化体检、便捷就医陪同的迫切期盼,更直面了新时代背景下老人亚健康、就医难等问题。未来,杭商院学子将持续关注养老产业的发展,为构建更具温度的养老服务体系注入青春动能。(王晨溪、张欣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