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资讯

西北政法大学实践队赴浙江嘉善:以法治视角探寻生态治理密码

2025-07-19 17:08:39   来源:财讯网

7 月 13 日至 17 日,西北政法大学 “法映嘉水,绿满善邑” 实践队深入浙江嘉善,开启为期五天的暑期 “三下乡” 实践活动。实践队通过实地走访、普法宣讲等多元形式,近距离观察当地生态治理成果,探寻环保法治落地路径,为生态保护与法治建设的深度融合提供了鲜活样本。

污水处理厂是生态治理的 “隐形卫士”。7 月 13 日,实践队首站走进东部净水厂,在厂长的引导下,全程见证污水 “蜕变” 全过程 —— 从格栅物理过滤到生物降解、化学净化,原本浑浊的污水最终变得清澈。“污水处理既要靠技术,更要靠法治。” 厂长介绍,嘉善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对违法排污坚持 “零容忍”,违法企业不仅面临高额罚款,还可能被依法查封。法律的刚性约束让企业不敢越雷池半步,为污水处理体系稳定运行筑牢了制度防线。

渔民新村的水质变迁,是生态改善的生动注脚。7 月 14 日上午,实践队在驻村干部协助下走访该村,年近八旬的陈阿婆扎根此地数十年,她笑着说:“水一年比一年清,住得越来越舒心。” 这样的感受具有普遍性,近四分之三的受访村民都提到水质改善与居住环境提升。值得关注的是,村里家家户户门口都整齐摆放着分类垃圾桶,村民们自觉分类、垃圾车分类清运,形成环环相扣的责任链条,让垃圾分类真正落地见效。

队长孙静萱与村民攀谈

当天下午,实践队在渔民新村文化礼堂开展生态普法活动。本地队员项子能用方言主持,如同 “唠家常” 般拉近与村民距离;队员们编排的普法短剧生动演绎生态违法案例,将法律条文转化为生活场景。“这样的宣传听得懂、记得牢!” 村民们的反馈印证了活动成效。

项子能同学进行开场

普法既要 “接地气”,也要 “从小抓起”。7 月 16 日,实践队在玉兰社区为小学生设计趣味普法课堂。“击鼓传花答环保题” 等互动游戏点燃孩子们的热情,“白色污染由哪种垃圾造成?”“塑料袋!” 抢答声此起彼伏,法律知识在欢乐氛围中入脑入心。

小朋友们踊跃回答问题

7 月 15 日,实践队还前往嘉善生态环境局,与法宣科、执法队工作人员深入交流。赵宁宇科长、黄志华等执法骨干结合案例与数据,详解环境执法、监管流程,让队员们对生态法治实践有了更系统的认知。

赵宁宇科长为队员们讲解工作问题

“从净水厂到渔村,从执法一线到社区课堂,我们看到了法治护航生态的真实图景。” 实践队员表示,此次嘉善之行收获的不仅是调研数据,更是生态治理与法治建设相结合的实践智慧。未来,团队将把所见所闻转化为学习动力,持续深化生态法治研究,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