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武汉设计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行走的思政课”品牌活动再启新程。学院立足学校鲜明的艺术设计学科优势,创新性地将红色思政教育与艺术创作深度融合,组织“行走的思政课之设绘英雄队”,深入开展了以“英雄武汉”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师生以脚步丈量历史,用创意诠释精神,最终围绕精心选取的20个代表武汉英雄气质的文化IP,创作出涵盖立体拼图、绘本、盲盒、IP周边等多元形式的系列艺术作品,以青年视角和创新设计生动诠释武汉的英雄品格,完成了一堂生动的“行走的思政课”。
图1:“设绘英雄”团队合照。
实践前期,“设绘英雄队”的师生们怀揣对英雄城市的敬意,化身文化“寻访者”与“解码者”,深入武汉三镇,围绕选定的20个文化IP,实地探访了武昌起义旧址、江汉关、长江大桥、盘龙城遗址、光谷、车谷、汉正街、东湖绿道、火神山旧址等众多承载英雄故事的地标。通过现场测绘、史料研读、专家访谈、影像记录、场景速写等多种方式,队员们系统梳理了武汉在不同历史时期展现的英雄精神与文化特质,积累了丰富的前期设计素材和深厚的情感体验,为后续的创意设计奠定了坚实基础。队员李欣感慨道:“站在这些铭刻着英雄印记的土地上,历史的厚重感与精神的感召力无比真切。那些书本上的文字,转化为了可触摸的温度、可聆听的故事,成为激发我们设计灵感最直接、最深刻的源泉。”
图2:团队调研场景(6拼图)。
设计赋能,绘就英雄华章
带着丰硕的调研成果与炽热的创作激情,“设绘英雄队”进入实践的核心阶段——艺术创作与设计转化阶段。团队根据前期调研成果,将20个IP凝练为“九省通衢,英雄之地”、“人文荟萃,英雄史诗”、“华中第一,英雄时代”、“江湖本色,英雄之城” 四大篇章,并组建四个专项设计小组,充分发挥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公共艺术、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优势,紧扣各篇章主题,创作出一系列兼具思想深度、艺术美感和时代气息的设计作品。
图3:“英雄武汉”主题设计作品(4拼图)。
九省通衢,英雄之地:乐高拼图织就交通史诗
聚焦武汉作为交通枢纽的英雄历史,团队作品《武汉脉络:一幅拼出来的交通史诗》立体乐高地图选取长江大桥、渡江节、东湖骑行、武汉高铁、江汉关、汉口租界码头六个核心地点。模块化乐高拼图可拆卸组装,最终拼接成武汉交通全景长卷,巧妙展现空间关联与古今变迁。作品深度融入非遗元素讲述英雄故事:江汉关的码头号子暗藏革命暗号,汉口租界的砖石砌筑凝固斗争史诗,长江大桥的湖北评书传颂建设者钢铁意志,渡江节的湖北渔鼓歌颂征服精神,东湖骑行的楚式漆器纹样象征英雄底色,武汉高铁的湖北大鼓唱响时代强音,共同编织出一部交通史诗中的英雄篇章。
图4:《武汉脉络:一幅拼出来的交通史诗》立体乐高地图。
人文荟萃,英雄史诗:童趣绘本穿越时空长河
团队作品《九凤朝阳:武汉英雄时空录》绘本通过主角陆小阳的奇幻穿越,串联盘龙城御敌、护文物、会诗仙、寻时空胶囊、改良汉阳造、救子期、参与首义、见证火神山建设八个跨越古今的英雄故事。充满童趣的画风让读者身临其境体验武汉数千年英雄历史,从古代家园保卫到近代革命壮举,再到现代抗疫奇迹。绘本以沉浸式叙事深刻诠释武汉“用文明抵御灾难”的英雄文化特质和不屈精神的代代血脉传承。
图5:《九凤朝阳:武汉英雄时空录》绘本内页。
华中第一,英雄时代:智谷车模盲盒驱动未来雄心
实践团队敏锐捕捉武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创新动能,创造性地将代表科技创新前沿的“中国光谷”与象征先进制造实力的“中国车谷”两大核心IP进行跨界融合,创作了“楚韵智谷”系列盲盒。盲盒以光谷特色产业元素设计包装,内含路特斯、本田思域、东风岚图、雪铁龙、东风风神五款融入光纤光缆特征的车模。每款车模通过独特设计展现英雄精神:本田思域国潮纹样融合传统现代,路特斯“英雄武汉”标语字体彰显不屈意志,东风岚图地域符号致敬抗疫团结,雪铁龙中式斗笠与图案体现传统美学,东风风神国际化花纹象征开放活力。作品生动诠释了武汉作为英雄城市在新时期的硬核实力、创新精神和驱动未来的雄心。
图6-1、6-2、6-3:"楚韵智谷"系列盲盒。
江湖本色,英雄之城:侠影IP传递城市温度
以原创“大侠”IP为核心,团队作品“汉派侠影录”系列产品串联过早文化、汉正街商业、武汉马拉松、武汉方言等市井IP。大侠形象深度融入热干面元素、扁担造型、赛道线条等武汉元素,化身“文化摆渡人”与“温情守护者”。通过“守护城市、传递善意”的叙事,作品展现武汉的市井温情、敢为人先、坚韧拼搏和幽默鲜活的城市性格,将团结互助、拼搏进取、文化自信等价值观融入趣味化设计,激发青年对城市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图7-1、7-2、7-3、7-4:"汉派侠影"IP形象
思政引领专业,行走课堂结出丰硕育人成果
此次“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活动,是“设绘英雄队”将专业知识、创意设计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生动体现。团队通过扎实的前期调研和富有创意的后期转化,将抽象的“英雄精神”凝练为20个鲜明的文化IP,并最终呈现为可触摸、可感知、可传播的系列设计作品。团队指导老师崔璐表示:“我们充分发挥学校艺术设计专业优势,引导学生在实地行走中感悟红色文化,在专业创作中升华思想认识,将思政教育的‘魂’嵌入艺术设计的‘形’,实现了思政铸魂与专业育人的同频共振。学生们用设计语言讲活了武汉的英雄故事,这正是‘大思政课’要求的生动体现。”
(崔璐 艾雨婷 苏小琼)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