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资讯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农之队”三下乡:青春宣讲解码港中坪村农业现代化蝶变

2025-07-19 09:19:59   来源:中华网

7月11日,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农林科技学院“农之队”暑期三下乡实践团奔赴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港中坪村开展宣讲,回溯村庄农业发展变迁,解码其从困境重重到焕发新生的现代化农业之路,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声量。

田野困境:曾经的农业“痛点”

图为农之队队员进行宣讲 瞿华芬供图

往昔,港中坪村农业发展举步维艰。农田零散、设施落后,人工耕作效率低下,品种杂乱、管理粗放,致使产量效益双低,村民外出务工成潮,土地撂荒隐忧高悬,农业发展陷入“困局”,成为实践团成员调研宣讲的“起点之问”。

转变起步:高标准农田燃起希望

图为农之队队员进行宣讲 瞿华芬供图

转机始于2015年,谢家铺镇启动高标准农田建设,2016年“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片”落地港中坪村。实践团成员在宣讲中,向村民梳理这一关键节点:通过统一品种、机械耕作等科学手段,打破传统种植弊端。“产量和收益显著提升,村民种粮热情重燃,为后续发展筑牢根基!” 队员们以数据和实例,展现标准化、机械化种植带来的改变,让“科学种粮”理念深入村民心中。

升级发展:从“大田”到“智田”的跨越

图为农之队队员进行宣讲 瞿华芬供图

宣讲里,实践团聚焦港中坪村农业的“进阶之路”。2019年,1.2万亩农田纳入市级高标准农田建设,“小田改大田”让田块连片、设施完善;2024年数字农田升级,智能灌溉等系统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同时,村里与企业合作推进智慧农业,智能设备实时采集数据,实现全链条追溯与精准管理。“种地越来越轻松高效!” 队员们结合调研见闻,讲述智慧农业给生产带来的变革,还提及依托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的乡村文旅,融合旅游、餐饮拓宽增收渠道,勾勒产业融合的美好图景。

青春呼应:赋能乡村振兴新篇

图为农之队队员进行宣讲 瞿华芬供图

港中坪村的农业蝶变,在实践团的宣讲中清晰呈现。这场青春与乡土的对话,解码农业现代化密码,更传递出高校学子赋能乡村振兴的决心,让农业发展的希望,在田野与青春的交融中持续生长。(供稿人:瞿华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