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新引擎的背景下,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关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议题。近日,国际经济学家辜昱昊(Yuhao Gu)及其团队在《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杂志》(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发表的最新研究,深入剖析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成本与效率权衡机制,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路径,为中小企业突破转型困境提供了重要理论与实践参考。
数字经济浪潮下的中小企业转型挑战
研究指出,当前全球数字经济增速迅猛,中国数字经济规模预计 2025 年将突破 60 万亿元,占 GDP 比重超 42.8%,其中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的占比达 81.3:18.7,彰显了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地位。然而,数量庞大、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企业,却在转型中面临多重压力:72% 的企业受限于资金短缺,65% 存在技术人才匮乏问题,加之数字化方案适配性不足、数据安全风险等挑战,导致超 70% 的中小企业仍停留在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探索阶段。
Fig.1.264795196850DIGITAL INDUSTRIALIZATION BREAKDOWN
辜昱昊团队通过构建动态成本 - 效率模型发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存在显著的阶段特征:初期需承担硬件采购、软件部署等高额成本,效率提升效果有限,呈现成本与效率的负相关;随着转型深入,业务流程数字化与智能化带来规模效应,成本逐步下降,效率快速提升,二者转为正相关。这一发现为中小企业制定分阶段转型策略提供了关键依据。
多维度策略破解转型瓶颈
针对中小企业的核心困境,研究团队提出了系统性解决方案:
资金层面:建议政府设立专项基金与低息贷款,鼓励企业采用 SaaS 订阅服务等轻量模式,降低初期投入压力;
人才层面:推动校企合作定制化培养数据分析、AI 应用等领域人才,通过灵活用工与内部培训缓解人才短缺;
技术层面:呼吁技术服务商开发模块化、可扩展的轻量化工具,适配中小企业多样化需求,并通过产业联盟实现资源共享,降低个体成本。
此外,研究强调数据安全与战略规划的重要性,建议企业加强网络安全投入与员工意识培训,同时借助第三方咨询机构制定贴合业务需求的转型路径,避免盲目投入。
Fig.2.Dynamic Cost-Efficiency Relationship Model for SMEs' Digital Transformation
深耕数字经济研究,助力可持续发展
作为长期聚焦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增长、产业升级机制的学者,辜昱昊的研究始终立足理论与实证结合。其团队此前在相关领域的成果已揭示中小企业转型变量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机制,为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本次研究进一步填补了现有成果中成本与效率动态关系研究的空白,提出的行业差异化转型路径,将帮助不同规模、不同领域的中小企业精准施策。
“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不是简单的技术升级,而是关乎生存与竞争力的战略抉择。” 辜昱昊表示,未来研究将持续探索生成式 AI、边缘计算等新兴技术与中小企业转型的融合路径,为构建更具包容性的数字经济生态贡献力量。
据悉,该研究发表于《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2025 年第 4 期,其提出的策略已被多地纳入产业政策参考,相关结论已引起学界与产业界的广泛关注。有望推动中小企业在数字经济浪潮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