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支持
《中国日报》《人民日报》《中国网》
《中华网》《中宏网》《人民美术网》
《中国文艺新闻网》《雅昌艺术网》《艺术中国》
前言
方寸之间,自有天地。中国篆刻艺术以独特的金石韵味,在朱白相映中演绎着中华文明的千年文脉。本次展览邀您共同探寻这门古老艺术的永恒魅力。
篆刻艺术的源头可追溯至三千年前的殷商时期。那些镌刻在青铜器上的族徽符号,已然显现出先民对文字之美的追求。春秋战国时期,玺印的使用渐趋广泛,各国文字异彩纷呈,形成了风格多样的古玺体系。秦汉一统,印章制度臻于完善,汉印的浑厚朴拙至今仍被视为篆刻艺术的典范。
文人篆刻的兴起,为这门实用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元代王冕以花乳石刻印,开创了文人自篆自刻的风气。明清时期,文彭、何震、丁敬、邓石如等大家辈出,形成了皖派、浙派等风格鲜明的艺术流派。晚清赵之谦、吴昌硕等大师更将诗书画印完美融合,使篆刻艺术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方精美的印章,是书法、章法、刀法三者的完美统一。书法赋予线条韵律,章法构建空间意境,刀法则体现金石质感。三者交融,方能在方寸之间营造出万千气象。展览中那些或雄浑、或秀雅、或古拙、或灵动的作品,无不彰显着中国艺术"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审美追求。
篆刻艺术的魅力,不仅在于其形式之美,更在于其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一方印章,往往集书法、文学、工艺于一体,是中华文化精髓的浓缩体现。文人篆刻更是将"诗书画印"完美结合,通过方寸之地抒发胸中逸气,展现人格修养。所谓"印如其人",正是对这种艺术境界的最佳诠释。"一印一世界",这方寸之间的艺术天地,承载着中华文明独特的审美智慧。愿这次展览能成为观众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扇窗口,让这穿越千年的金石之声,在当代继续回响。
作品欣赏
齐白石 金石篆刻 寿山石 芙蓉石 梅花鸟 印章
印文:有衣饭之苦人
尺寸:8.1×2.5×4.8cm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
齐白石 金石篆刻 寿山石 芙蓉石 虾 印章
印文:大可人
尺寸:4.5×2.2×10.2cm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
吴昌硕 金石篆刻 寿山石 芙蓉石 人瑞兽 印章
印文:富润屋德润身
尺寸:5×3.8×6.1cm
吴昌硕(1844年8月1日—1927年11月29日),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缶道人、石尊者等。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厉良玉、赵之谦并称“新浙派”的三位代表人物,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
吴昌硕 金石篆刻 寿山石 芙蓉石 瑞兽 印章
印文:遗荣忍贱
尺寸:3×3×12.3cm
吴昌硕(1844年8月1日—1927年11月29日),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缶道人、石尊者等。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厉良玉、赵之谦并称“新浙派”的三位代表人物,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
吴昌硕 金石篆刻 寿山石 芙蓉石 人瑞兽 印章
印文:有愧于太上之忘情
尺寸:3.2×3.2×10.9cm
吴昌硕(1844年8月1日—1927年11月29日),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缶道人、石尊者等。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厉良玉、赵之谦并称“新浙派”的三位代表人物,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
吴昌硕 金石篆刻 寿山石 芙蓉石 人物 印章
印文:寄怀
尺寸:2.4×2.1×6cm
吴昌硕(1844年8月1日—1927年11月29日),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缶道人、石尊者等。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厉良玉、赵之谦并称“新浙派”的三位代表人物,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
沙孟海 金石篆刻 寿山石 芙蓉石 鱼钮 印章
印文:万事如意
尺寸:3.7×2.3×7cm
沙孟海(1900年—1992年),原名文若,字孟海,号石荒、沙村、决明。鄞县沙村人,出生于浙江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曾任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浙江美术学院教授、西泠印社社长、西泠书画院院长、浙江省博物馆名誉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沙孟海 金石篆刻 寿山石 芙蓉石 桃蝙蝠 印章
印文:福地洞天
尺寸:2.2×2.2×8.6cm
沙孟海(1900年—1992年),原名文若,字孟海,号石荒、沙村、决明。鄞县沙村人,出生于浙江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曾任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浙江美术学院教授、西泠印社社长、西泠书画院院长、浙江省博物馆名誉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沙孟海 金石篆刻 寿山石 芙蓉石 昆虫 印章
印文:永寿康宁
尺寸:3.3×3.3×6cm
沙孟海(1900年—1992年),原名文若,字孟海,号石荒、沙村、决明。鄞县沙村人,出生于浙江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曾任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浙江美术学院教授、西泠印社社长、西泠书画院院长、浙江省博物馆名誉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沙孟海 金石篆刻 寿山石 芙蓉石 人金蟾钮 印章
印文:同自然之妙有
尺寸:5.8×3.5×5.1cm
沙孟海(1900年—1992年),原名文若,字孟海,号石荒、沙村、决明。鄞县沙村人,出生于浙江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曾任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浙江美术学院教授、西泠印社社长、西泠书画院院长、浙江省博物馆名誉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沙孟海 金石篆刻 寿山石 芙蓉石 瑞兽钮 印章
印文:长富贵乐未央
尺寸:4×4×7.2cm
沙孟海(1900年—1992年),原名文若,字孟海,号石荒、沙村、决明。鄞县沙村人,出生于浙江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曾任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浙江美术学院教授、西泠印社社长、西泠书画院院长、浙江省博物馆名誉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沙孟海 金石篆刻 寿山石 芙蓉石 南瓜茄子 印章
印文:清闲真道本无事小神仙
尺寸:10.3×3.1×3cm
沙孟海(1900年—1992年),原名文若,字孟海,号石荒、沙村、决明。鄞县沙村人,出生于浙江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曾任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浙江美术学院教授、西泠印社社长、西泠书画院院长、浙江省博物馆名誉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沙孟海 金石篆刻 寿山石 芙蓉石 鹿 印章
印文:聊染翰以寄怀
尺寸:4.7×3×11cm
沙孟海(1900年—1992年),原名文若,字孟海,号石荒、沙村、决明。鄞县沙村人,出生于浙江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曾任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浙江美术学院教授、西泠印社社长、西泠书画院院长、浙江省博物馆名誉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沙孟海 金石篆刻 寿山石 芙蓉石 瑞兽钮 印章
印文:长月好定天性
尺寸:3.2×3.2×10.2cm
沙孟海(1900年—1992年),原名文若,字孟海,号石荒、沙村、决明。鄞县沙村人,出生于浙江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曾任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浙江美术学院教授、西泠印社社长、西泠书画院院长、浙江省博物馆名誉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于右任 金石篆刻 寿山石 芙蓉石 花与小鸡 印章
印文:言必信行必果
尺寸:3.6×2.3×11.5cm
于右任(1879年4月11日—1964年11月10日),陕西三原人,祖籍泾阳斗口于村,中国近现代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原名伯循,字诱人,尔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别署“骚心”“髯翁”,晚年自号“太平老人”。于右任早年是同盟会成员,长年在国民政府担任高级官员。于右任善书法,喜作诗,是近现代重要的书法家之一。还是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创办人和复旦大学、私立南通大学校董等。
弘一法师 印章金石篆刻 寿山石 芙蓉石 人兽钮 印章
印文:福寿康宁
尺寸:4.1×3×7.5cm
李叔同(1880年10月23日—1942年10月13日),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弘一法师 金石篆刻 寿山石 芙蓉石 鱼 印章
印文:垂钓坐槃石水清心亦闲
尺寸:8.5×3×3.8cm
李叔同(1880年10月23日—1942年10月13日),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傅抱石 金石篆刻 寿山石 芙蓉石 昆虫 印章
印文:忠信进德
尺寸:2.6×2.6×8cm
傅抱石(1904年10月5日—1965年9月29日),原名长生、瑞麟,号抱石斋主人,生于江西南昌,祖籍江西新余,现代画家,“新山水画”代表画家。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美协江苏分会主席、江苏省书法印章研究会副会长。
傅抱石 金石篆刻 寿山石 芙蓉石 薄意山水人 印章
印文:落叶知秋
尺寸:3×3×11cm
傅抱石(1904年10月5日—1965年9月29日),原名长生、瑞麟,号抱石斋主人,生于江西南昌,祖籍江西新余,现代画家,“新山水画”代表画家。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美协江苏分会主席、江苏省书法印章研究会副会长。
黄宾虹 金石篆刻 寿山石 芙蓉石 桃 印章
印文:富贵浮云
尺寸:3×3×8.5cm
黄宾虹(1865年1月27日—1955年3月25日),初名懋质,后改名质,字朴存,号宾虹,别署予向。原籍安徽省徽州歙县,生于浙江省金华市。中国近现代国画家,擅画山水,山水画一代宗师。也是书法家,与白蕉、高二适、李志敏合称“20世纪文人书法四大家”。曾任中国艺术专科学校校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被称为“中国人民优秀的画家” 。
黄宾虹 金石篆刻 寿山石 芙蓉石 人物 印章
印文:处和
尺寸:2.5×1.6×4.8cm
黄宾虹(1865年1月27日—1955年3月25日),初名懋质,后改名质,字朴存,号宾虹,别署予向。原籍安徽省徽州歙县,生于浙江省金华市。中国近现代国画家,擅画山水,山水画一代宗师。也是书法家,与白蕉、高二适、李志敏合称“20世纪文人书法四大家”。曾任中国艺术专科学校校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被称为“中国人民优秀的画家” 。
黄宾虹 金石篆刻 寿山石 芙蓉石 瑞兽钮 印章
印文:洞见草木精神
尺寸:3.4×3.4×5.4cm
黄宾虹(1865年1月27日—1955年3月25日),初名懋质,后改名质,字朴存,号宾虹,别署予向。原籍安徽省徽州歙县,生于浙江省金华市。中国近现代国画家,擅画山水,山水画一代宗师。也是书法家,与白蕉、高二适、李志敏合称“20世纪文人书法四大家”。曾任中国艺术专科学校校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被称为“中国人民优秀的画家” 。
启功 金石篆刻 寿山石 芙蓉石 印章
印文:如观秋水
尺寸:3.2×3.2×7.8cm
启功(1912年7月26日—2005年6月30日),自称“姓启名功”、字元白,也作元伯,号苑北居士,北京市满人。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九三学社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世界华人书画家联合会创会主席,中国佛教协会、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顾问,西泠印社社长。
启功 金石篆刻 寿山石 芙蓉石 印章
印文:闻情逸趣
尺寸:2.7×2.7×7.4cm
启功(1912年7月26日—2005年6月30日),自称“姓启名功”、字元白,也作元伯,号苑北居士,北京市满人。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九三学社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世界华人书画家联合会创会主席,中国佛教协会、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顾问,西泠印社社长。
王福厂 印章
印文: 无情流水恼春风
尺寸:3.4×3.5×4.9cm
王福厂(1879年—1960年),字维季,号福厂,现代著名书法家、金石家。浙江杭州人。名褆,初名寿祺,七十岁后自号持默老人。因喜收集印章,自称印备,室名麋研斋。工书,凡钟鼎、籀隶无不能。清末与丁仁等创设西泠印社。民国初年到京,任印铸局技正,后至沪鬻字治印自给。解放后为中国画院画师。
朱自清 金石篆刻 寿山石 芙蓉石 薄意花 印章
印文:淡然无欲
尺寸:3.2×3.5×5.2cm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实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后随父定居扬州。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林散之 金石篆刻 寿山石 芙蓉石 竹节 印章
印文:云树相思
尺寸:3.3×3.3×10.6cm
林散之(1898年11月20日—1989年12月6日),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号三痴、左耳、江上老人等,生于江苏南京市江浦县(今南京市浦口区),祖籍安徽省和县乌江镇七颗松村庄,诗人、书画家,尤擅草书 。
梅兰芳 金石篆刻 寿山石 芙蓉石 弥勒佛钮 印章
印文:无心到处禅
尺寸:2.6×2.7×10.7cm
梅兰芳(1894年10月22日-1961年8月8日),名澜,又名鹤鸣,乳名裙姊,字畹华 ,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 。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1950年任中国京剧院院长、1951年,任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1953年,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黄胄 金石篆刻 寿山石 芙蓉石 薄意山水 印章
印文:东风雨晚潮生
尺寸:4.5×2.6×4.2cm
黄胄(1925年3月—1997年4月2日)中国画艺术大师,社会活动家,收藏家。中国第一座大型民办艺术馆——炎黄艺术馆缔造者;中国画研究院、中国工艺美术馆筹建者;黄胄独创性地将速写融入中国画,开启了全新的人物画笔墨范式,拓展了中国画艺术语言。
马衡 金石篆刻 寿山石 芙蓉石 鸟 印章
印文:瑞彩祥云
尺寸:3.1×3.1×12.2cm
马衡(1881年—1955年3月),浙江鄞县人,字叔平,别署无咎、凡将斋。西泠印社第二任社长,金石考古学家、书法篆刻家,故宫博物院第二任院长。
吴湖帆 金石篆刻 寿山石 芙蓉石 薄意山水 印章
印文:恬淡自适
尺寸:2.8×2.8×10.3cm
吴湖帆(1894年7月2日—1968年8月11日),江苏苏州人,为吴大澄嗣孙。初名翼燕,字遹骏,后更名万,字东庄,又名倩,别署丑簃,号倩庵,书画署名湖帆。三四十年代与吴待秋、吴子深、冯超然并称为“三吴一冯”。曾任上海中国画院筹备委员、画师,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上海市文史馆馆员、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委员。
吴湖帆 金石篆刻 寿山石 芙蓉石 印章
印文:积薄为厚
尺寸:3.2×3.2×5.6cm
吴湖帆(1894年7月2日—1968年8月11日),江苏苏州人,为吴大澄嗣孙。初名翼燕,字遹骏,后更名万,字东庄,又名倩,别署丑簃,号倩庵,书画署名湖帆。三四十年代与吴待秋、吴子深、冯超然并称为“三吴一冯”。曾任上海中国画院筹备委员、画师,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上海市文史馆馆员、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委员。
宋文治 金石篆刻 寿山石 芙蓉石 印章
印文:衣带渐宽终不悔
尺寸:5×5×4cm
宋文治(1919年—1999年),现代画家。江苏太仓人。早年从张石园学习山水,后得陆俨少指授并拜吴湖帆为师。曾任南京大学教授、江苏美协副主席、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等职。
王个簃 金石篆刻 寿山石 芙蓉石 人钮 印章
印文:和风喜气相随
尺寸:5.8×3.2×5.9cm
王个簃(1897年10月20日—1988年12月18日),原名能贤,后改名贤,字启之,号个簃,以号行。斋名有“霜荼阁”、“暂闲楼”、“千岁之堂”等。祖籍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现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艺术教育家。曾任上海画院副院长、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美术家协会和书法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上海文史馆馆员等职。
娄师白 金石篆刻 寿山石 芙蓉石 菊花 印章
印文:云水风度
尺寸:2.5×2.6×9.8cm
娄师白(1918年6月2日—2010年12月13日),原名娄绍怀,曾用名娄少怀,字亦鸣,斋号老安馆;湖南浏阳人,1918年生于北京;1942年毕业于辅仁大学美术系,专事绘画;生前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研究会理事、副会长,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燕京书画社顾问,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名誉教授,北京人民对外友协理事,北京市政协委员。
何海霞 金石篆刻 寿山石 芙蓉石 印章
印文:夜潮秋月相思
尺寸:4.3×2.5×5cm
何海霞(1908年10月7日—1998年8月5日)初名何福海,名瀛,字海霞,以字行。长安画派创始人之一;中国现代著名国画家、书法家,中国画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的前身)的专业画家;1924年拜韩公典为师,1934年拜张大千为师,随其游历山东、四川。曾任陕西国画院副院长及名誉院长、中国国画研究院研究员等职务。
范曾 金石篆刻 寿山石 芙蓉石 艾叶绿 山水薄意雕 印章
印文:烟云供养
尺寸:3.3×2.2×6.5cm
范曾,1938年7月5日生,江苏南通人,字十翼,是中国人物画画家、书法家。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研究员,南开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导师。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文化特别顾问”。
张宗祥 金石篆刻 寿山石 芙蓉石 瑞兽钮 印章
印文:淡泊名利
尺寸:2.7×2.7×8.3cm
张宗祥(1882年—1965年),谱名思曾,后慕文天祥为人,改名宗祥,字阆声,号冷僧,别署铁如意馆主。浙江海宁硖石镇人。现代学者、书法家。
叶为铭 金石篆刻 寿山石 芙蓉石 瑞兽钮 印章
印文:情识顿净
尺寸:3.8×3.3×4.3cm
叶为铭(1866-1948),字品三,号叶舟。原籍安徽徽州,世居浙江杭州。博学多识,善刻石、拓碑,精金石考据。篆刻,宗法秦、汉之余,追踪宋、元,铁线朱文尤灵秀。光绪甲辰(1904年),与丁辅之、王福庵、厉良玉、吴隐在杭州孤山共同创设西泠印社。从“明月千秋”、“自是人中风”两方印来看,深得秦、汉人神韵。
叶为铭 金石篆刻 寿山石 芙蓉石 桃 印章
印文:福海寿山
尺寸:3.1×3.1×9.1cm
叶为铭(1866-1948),字品三,号叶舟。原籍安徽徽州,世居浙江杭州。博学多识,善刻石、拓碑,精金石考据。篆刻,宗法秦、汉之余,追踪宋、元,铁线朱文尤灵秀。光绪甲辰(1904年),与丁辅之、王福庵、厉良玉、吴隐在杭州孤山共同创设西泠印社。从“明月千秋”、“自是人中风”两方印来看,深得秦、汉人神韵。
叶为铭 金石篆刻 寿山石 芙蓉石 兔钮 印章
印文:和气致祥
尺寸:3.1×3.1×5cm
叶为铭(1866-1948),字品三,号叶舟。原籍安徽徽州,世居浙江杭州。博学多识,善刻石、拓碑,精金石考据。篆刻,宗法秦、汉之余,追踪宋、元,铁线朱文尤灵秀。光绪甲辰(1904年),与丁辅之、王福庵、厉良玉、吴隐在杭州孤山共同创设西泠印社。从“明月千秋”、“自是人中风”两方印来看,深得秦、汉人神韵。
叶为铭 金石篆刻 寿山石 芙蓉石 弥勒佛 印章
印文:康宁静智
尺寸:3×3×8.6cm
叶为铭(1866-1948),字品三,号叶舟。原籍安徽徽州,世居浙江杭州。博学多识,善刻石、拓碑,精金石考据。篆刻,宗法秦、汉之余,追踪宋、元,铁线朱文尤灵秀。光绪甲辰(1904年),与丁辅之、王福庵、厉良玉、吴隐在杭州孤山共同创设西泠印社。从“明月千秋”、“自是人中风”两方印来看,深得秦、汉人神韵。
韩天衡 金石篆刻 寿山石 芙蓉石 桃子 印章
印文:福慧双修
尺寸:3.4×2.8×5.7cm
韩天衡,1940年生于上海,祖籍江苏苏州。号豆庐、近墨者、味闲,别署百乐斋、味闲草堂、三百芙蓉斋。擅书法、国画、篆刻、美术理论及书画印鉴赏。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名誉院长、上海中国画院顾问(原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上海市书法家协会首席顾问、西泠印社副社长、上海韩天衡文化艺术基金会理事长、韩天衡艺术教育基地校长、上海吴昌硕艺术研究会会长、吴昌硕纪念馆馆长、中国石雕博物馆馆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华东政法大学教授、温州大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特聘教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特聘教授。
韩天衡 金石篆刻 寿山石 田黄石 印章
印文:白云为盖流泉为琴
尺寸:7×2.9×4.7cm
韩天衡,1940年生于上海,祖籍江苏苏州。号豆庐、近墨者、味闲,别署百乐斋、味闲草堂、三百芙蓉斋。擅书法、国画、篆刻、美术理论及书画印鉴赏。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名誉院长、上海中国画院顾问(原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上海市书法家协会首席顾问、西泠印社副社长、上海韩天衡文化艺术基金会理事长、韩天衡艺术教育基地校长、上海吴昌硕艺术研究会会长、吴昌硕纪念馆馆长、中国石雕博物馆馆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华东政法大学教授、温州大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特聘教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特聘教授。
来楚生 印章
印文:画从西山秋色中来
尺寸:333×3.3×6.3cm
来楚生(1903年—1975年),原名稷,号然犀。浙江萧山人,诞生于武昌。是诗、书、画、印四绝的著名艺术家。其画清新朴茂、笔墨简练、格调隽逸,在现代花鸟画坛上独树一帜。书法拙中寓巧,草书和隶篆最为人称道。
唐醉石 金石篆刻 寿山石 芙蓉石 印章
印文:得兴不妨闲觅句
尺寸:4.5×4.5×5.1cm
唐醉石(1885—1969.4),原名源邺,字李侯、蒲佣,号醉龙、醉农、韭园、醉石、醉石山农、印匠、休景斋,湖南长沙人。幼随外祖父谋生于杭州。博古多识,秦汉碑碣一入其目,真伪立判。善画。工书法,篆书得力于两周金石及秦刻石,隶书融会诸汉碑之长,书风静穆古雅。精篆刻,宗秦、汉,受西泠八家影响颇深。
王一亭 金石篆刻 寿山石 芙蓉石 竹节 印章
印文:颐性养寿
尺寸:3×3×10.7cm
王一亭(1867年12月4日—1938年11月13日),浙江吴兴(今湖州)人,名震,号白龙山人。早年在上海慎余钱庄学徒,并在广方言馆学外文后在经营南北洋航线海运业的天余号任经理。1907年任日清轮船公司买办。上海预备立宪公会成立,被推为董事。在此前后曾从事多方面投资活动,任上海信成银行董事长、上海内地电灯厂、沈阳地产公司等企业董事。1909年当选沪南商务总会总理,并任城厢内外总工程局和自治公所的议董。次年参加同盟会。曾参与上海光复之役。沪军都督府成立后,一度任交通部长(后改商务部长)。后历任上海总商会协理,上海面粉交易所理事长,华商电气公司、中华银行、大达轮船公司董事等职。晚年信佛,致力慈善事业。善画,有《白龙山人画集》。另有《王一亭选集》、《孔子哲学》等。
吴朴存(吴朴堂) 金石篆刻 寿山石 芙蓉石 薄意山水 印章
印文:康宁福寿
尺寸:3.5×3×8.8cm
吴朴堂(1922-1966),西泠印社早期社员,王福厂得意弟,字朴堂,号厚庵,浙江绍兴人。幼名得天,又名中簠,后改名朴,因得汉代池阳宫灯,故以“味灯室”颜其斋。朴堂的叔祖父便是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的吴石泉,家学渊源,自幼即嗜书法篆刻。他治印先摹西泠八家,后学本家吴昌硕,直至神形兼备;而当师承王福庵先生后,始入浙派堂奥,近朱者赤,深得(王)福庵嘉许,英年就名扬杭城。尝居杭州扇子巷,因家境清寒,十八岁时就在清和坊悬例刻印,贴补家用,以奉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