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资讯

法治赋能乡村振兴 青春绽放苗寨新篇——贵州财经大学法学院2025年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圆满收官

2025-07-18 15:27:26   来源:太阳信息网

在七月炽热的夏日,贵州财经大学法学院师生共计43人组成了4支实践团队,踏上了以“灋润黔乡,与法同行”为主题的三下乡实践活动征程。此次实践活动的目的地为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施洞镇。该镇以其96%的苗族人口比例、清末时期的码头遗迹、唐朝风貌的老街以及承载厚重历史的古建筑群而闻名,更是众多苗族节日的发源地。此外,施洞镇作为红军长征途中的重要节点,承载着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为此,法学院的三下乡实践团队秉持党建引领,以法治宣传为核心使命,深度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此举不仅为施洞镇的持续发展注入了青春活力,更彰显了新时代青年学子的责任与担当。

篇章1:党建引领,筑牢信念之基

实践团队秉持“党建领航”理念,积极开展“党建+法律志愿服务”活动。

实践团队还踏上台江县小河村的“重走长征路”之旅,追寻革命先辈的红色足迹,深刻感悟长征精神,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

与此同时,实践团队充分发挥法学专业优势,将党建工作与法律服务有机融合。各团队学生党员、团员在街道、店面、村民家中为当地群众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禁毒防艾宣讲及法律援助,切实解决群众面临的法律难题。这一系列实际行动,不仅践行了党的宗旨,更让党旗在乡村振兴的第一线高高飘扬,充分彰显了党建引领下的责任与担当。

篇章2:法治宣讲,点亮法治明灯

在面向中小学的法治宣讲暨女童保护活动中,实践团队成员紧扣《未成年人保护法》、禁毒防艾、防校园霸凌及女童保护四大核心主题,精心组织了一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法治宣讲活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筑起坚实的“法治保护伞”。

通过互动游戏、情景模拟等生动活泼的方式,团队成员向孩子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防性侵、防欺凌等关键知识,有效提升了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模拟法庭进校园”活动作为法学院的特色品牌活动,让中小学生们有机会亲临其境,参与模拟司法审判全过程,直观感受法律的威严与公正。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激发了学生们对法律知识的浓厚兴趣,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法治的种子,为培养未来的守法公民奠定了坚实基础。

篇章3:多维实践,擘画振兴新篇

在苗族研究院,实践团队与专家学者展开深度交流,共同探讨民族文化与法治融合之道,积极探索将苗族传统习俗与现代法治有机结合的新路径,为乡村治理注入智慧力量,提供创新思路。

在施洞法庭,团队成员与施洞镇法院庭长深入探讨调解机制与民族习俗的相互影响,学习法庭在处理民族地区纠纷时的创新经验和做法,为法治乡村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提供了有益参考。

在文化振兴方面,实践团队多措并举,成效显著。团队成员带来的青春热舞亮相村BA赛场,点燃了现场激情,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推广普通话活动有效提升了村民的语言沟通能力,助力其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

在制作苗族银饰活动中,团队将非遗文化与法治创新相结合,与非遗传承人深入探讨银饰品牌打造、非遗技艺传承中的法律问题,为非遗文化在法治轨道上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通过这一系列多维度的实践活动,实践团队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绘就了一幅幅充满活力与希望的振兴蓝图。

夜幕低垂,篝火晚会气氛渐浓。“青春法盾,无毒无艾”队带来的诗歌朗诵《青春中国》以其真挚的情感和激昂的语调,深情演绎了经典之作,生动展现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传递出浓厚的爱国情怀。省委组织部驻岗党略村第一书记唐林海和带队老师潘吉脉亦纷纷登台献唱,他们的精彩表演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反响。

师生与村民们在这片欢乐的海洋中载歌载舞,欢声笑语交织成一幅温馨和谐的画面。通过这场别开生面的晚会,彼此间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升华,民族团结之花在苗寨的夜色中绚烂绽放,彰显出新时代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美好图景。

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法学院师生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未来,团队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法治乡村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让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