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落幕的首届“聂耳杯”演讲邀请赛决赛中,安徽省演讲学会代表队凭借扎实功底与出色发挥,勇创佳绩,载誉而归。学会选送的成人组选手王良成、陈锴杰、杨慧及青少年组选手董睿琪、赵翛然、江沁怡,在强手如林的全国舞台上展现了安徽演讲人的风采与实力,共斩获一个特等奖、两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及两个三等奖,为安徽省赢得了高度赞誉。安徽省演讲学会荣获优秀组织奖。
本次大赛由中共玉溪市委宣传部、聂耳和国歌研传基地(教育部红色文化弘扬基地)主办,云南省演讲学会、玉溪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比赛以“演说爱国精神 唱响时代强音”为主题,弘扬以伟大人民音乐家聂耳为代表的爱国主义精神,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
赛事自今年2月启动以来,受到了全国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吸引了来自全国20余个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地区的近万名选手报名参加。经过初赛、复赛的层层激烈角逐,最终青少年组和成人组各60名,共120余名顶尖选手齐聚聂耳故乡玉溪,在决赛舞台展开巅峰对决,用语言传承红色基因,深情讲述爱国故事与新时代使命。
安徽省演讲学会对此次全国性高水平赛事高度重视——赛前,学会积极组织动员,在全省范围内精心选拔出三名成人选手与三名青少年选手组成安徽代表队;为确保选手以最佳状态参赛,会长崔跃松、副会长陈瑞鹏亲自担纲,为选手们提供了系统、专业的赛前辅导,从讲稿立意、内容打磨到舞台表现力进行了全方位提升;比赛中,学会副会长吴树新、秘书长葛杨、中小学教师联合会执行会长袁方正带队,全程做好服务保障。
决赛现场高潮迭起,选手们围绕聂耳的爱国主义精神、新时代使命等展开深情讲述。安徽选手们紧扣主题,以真挚的情感、深刻的思考和富有感染力的表达,深情讲述爱国故事,弘扬时代强音,其优异表现赢得了评委与观众的一致认可:成人组王良成发挥尤为亮眼,他以一个盲人的独特视角,深情演绎了《我想有个家》。王良成在颁奖典礼上还进行了展示,他分享道:“我六岁时就失明了,失明后广播是我最好的伙伴,每次从广播中听到国歌,总是不自觉地流下眼泪。都说盲人的世界是黑色的,但我觉得只要心里有光,世界就是明亮的,所以我来到玉溪参加这次比赛,用声音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其感人至深的故事和充满力量的表达,深深打动了全场,最终以仅次于东道主玉溪选手的优异成绩获得特等奖;来自中铁四局的成人组选手陈锴杰以全场第四名的成绩荣获一等奖,她以《我来玉溪看大桥》为题,生动讲述了自己参与建设中老铁路标志性工程——元江特大桥的亲身经历,展现了新时代建设者的担当与爱国情怀;成人组杨慧凭借稳定的发挥和深刻的主题阐述,为安徽队再添荣誉,荣获二等奖。来自行知学校的青少年组选手董睿琪表现突出,以青少年组第六名的成绩荣获一等奖;青少年组赵翛然、江沁怡荣获三等奖,三位小将同样展现了安徽青少年演讲人才的潜力。
玉溪作为聂耳的故乡,始终将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作为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使命。本次邀请赛既是对聂耳爱国主义精神的深情致敬,也是对新时代使命的响亮应答。从成人组选手以人生阅历诠释“责任”的厚重,到青少年用清亮童声诉说“向往”的热忱,赛事以语言为桥,在聂耳故乡奏响了一场激荡人心的“爱国之声”盛宴。
此次“聂耳杯”之旅,是安徽省演讲学会综合实力与人才培养成果的一次成功展示。选手们取得的累累硕果,不仅彰显了安徽省在演讲艺术领域的深厚底蕴,更体现了学会在发掘人才、培养人才、输送人才方面的卓越成效。他(她)们的精彩表现,有力传播了爱国主义精神,唱响了属于新时代的安徽强音,为安徽省赢得了广泛赞誉。安徽省演讲学会将继续致力于推动全省演讲事业蓬勃发展,为发现和培养更多优秀演讲人才,讲好中国故事、安徽故事贡献更大力量!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