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资讯

西财学子三下乡:索玛花开赴会理 法润彝乡民族情

2025-07-18 09:24:31   来源:太阳信息网

长路漫漫,行则将至;梦想在前,使命催征。7月4日,西南财经大学 “索玛同心,律法护航”三下乡实践团队秉持着对民族团结事业的热忱与担当,怀揣着法治宣传的初心,从充满书香气息的柳台大道校园出发,向着有着悠久历史的千年古城——会理毅然前行。团队成员们激情满怀,深入基层,了解当地民族文化,传播法律知识,助力民族地区法治建设,用实际行动诠释民族团结的真谛,朝着美好未来奋勇迈进,书写属于他们的青春华章。

(来源:西南财经大学 “索玛同心,律法护航”三下乡实践团队)

【千年窑火淬绿陶 素手抟泥承古韵】

为激发大众的非遗传承保护意识,7月5日,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索玛同心·律法护航”三下乡实践队走进凉山州会理县绿陶文化产业园,开展了一场沉浸式的非遗文化体验活动。在青山环抱的邛都窑遗址旁,与千年绿陶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上午十时许,实践团抵达园区内的会理绿陶博物馆。这座由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韩春寅先生创办的展馆,陈列着从唐宋至今的300余件绿陶珍品。在会理红色文化工作者兼博物馆讲解员唐明老师的引导下,队员们穿越时空长廊,感受着绿陶“始于唐宋、盛于明清”的文化脉络。穿过陈列厅,实践队来到传统作坊区。非遗技艺工匠李师傅正演示着拉坯绝活,“绿陶制作讲究‘三揉七摔’,”李师傅边说边示范,“只有让泥料充分氧化,才能保证成品的通透感”。

(图为队员们聆听讲解、观看绿陶制作 刘俊伶/摄)

接着,队员们迎来了最令人期待的体验环节。在专业指导下,队员们分别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拉胚体验。“原来非遗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带着温度的创新”,王同学的感悟引发大家的共鸣。

(图为队员们体验非遗制作 刘俊伶/摄)

随着一件件陶器雏形的诞生,本次实践活动在一场特别的分享会上落下帷幕。队员们纷纷表示,要将这次触摸到的文化温度,转化为未来投身非遗保护的行动力量。窑火不熄,文脉犹存,这场跨越千年的文明接力,正在新一代青年的手中焕发新生。

【红军会理忆长征 红色信仰刻心间】

7月6日,索玛花开三下乡实践队的青年学子走进红军长征过会理纪念馆,纪念红军过会理九十周年。展柜中一双磨出破洞的旧草鞋,让同学们驻足良久,“这磨损里藏着最硬核的信仰!”历史细节中流淌的温度,让长征精神变得可触可感。

在长征路线3D模型前,“皎平渡战士三天三夜伏草丛、饮露水坚守阵地”的讲解引人入胜;山洞与船只模型旁,“毛公石上定战略”的故事更添历史厚重。有同学用镜头记录:“他们望向远方的眼神,是对我们‘加油干’的无声嘱托。”

(图为队员于纪念馆拍摄记录 施华珍/摄)

队员们围绕“不怕牺牲、团结互助、百折不挠”等精神内涵热烈讨论,深刻体会到长征精神绝非空洞口号。西财学子将长征故事装进行囊,更将红色信仰深植心间。带着对长征精神的深刻感悟,他们立志以青春之力续写新篇,让长征精神在新时代绽放璀璨光芒。

(图为队员们聆听讲解 施华珍/摄)

【法治宣讲润民心 财经智慧护乡情】

7月7日,西南财经大学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携手当地团委,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市益门镇开展“守好土地和‘钱袋子’”主题宣讲活动,以专业知识服务多民族聚居区,让法治精神与财经智慧在民族团结的沃土上生根结果。

正午时分,宣讲活动在镇团委书记冯正彬的致辞中拉开帷幕。团队成员立足《民法典》相关条款,结合典型案例,用通俗语言解读农村宅基地使用、土地承包流转等核心内容,详解房屋买卖中的法律边界;金融学专业队员则围绕存款规划、理财风控、反诈防骗三大模块,传授实用技巧。台上讲解深入浅出,台下群众专注聆听、不时记录,互动问答环节气氛热烈,法治与财经知识在交流中入脑入心。

(图为队员现场宣讲、与镇团委领导合照 杨婕妤/摄)

活动尾声,印有彝族文化图腾索玛花的定制文创产品送到群众手中,孩子们的笑脸映照着跨越民族的温暖。此次实践既是青春力量服务基层的生动注脚,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实践。正如实践团队所言,将持续发挥学科优势,让专业知识化作民族地区发展的“金钥匙”,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基层沃土上常开长盛。

(图为队员实地考察调研、与彝族村民交流 杨婕妤/摄)

作者:汪灿 王乙然 马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