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价值,探索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药行百草实践队组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调研活动。实践队先后走访幼儿园、博物馆、自然驿站、金银花种植基地及相关企业,通过沉浸式体验、专题研讨、实地考察等方式,全方位了解中医药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深耕文化普及,传承中医药薪火
实践首日,药行百草实践队以“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为主题走进当地幼儿园。队员们通过生动讲解、实物展示,向孩子们介绍金银花、薄荷、薰衣草、艾草等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与基础功效,并指导孩子们亲手制作中药香囊。趣味互动中,孩子们不仅掌握了简单的中医药知识,更在心中播下了文化传承的种子。
随后,实践队前往中医药博物馆,在泛黄的古籍医典与珍稀的药材标本间,系统学习中医药发展历程。从古代医者的诊疗智慧到现代中医药的传承创新,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中医药文化的深厚底蕴,为后续探索产业发展奠定了文化基础。
汇聚多方智慧,共探振兴路径
次日,实践队前往素禾自然驿站途中,与机电学院实践团队就乡村振兴议题开展交流。双方围绕“科技如何赋能中药材种植”“中医药产业如何融入乡村发展”等问题深入探讨,一致认为应加强跨学科合作,推动科技、文化与农业深度融合,形成多元协同的乡村振兴合力。
抵达素禾自然驿站后,团队在麦芽阿姨带领下参与侧柏果实采摘,实地了解乡土药用植物资源。午餐时分,众人结合备菜体验,围绕“药食同源”理念展开讨论,提出依托当地中药材资源开发养生食品、打造特色餐饮的构想。随后,实践队上山考察金银花生长环境,辨识叶片特征及皂角等植物,进一步掌握中药材生态特性。
聚焦产业实践,见证科技赋能
第三天,实践队深入中平药业金银花示范基地,重点调研品种培育与智能化管理。基地负责人史先生详细介绍:“‘四季花’一年可收获四茬,产量稳定;‘红金银花’香气浓郁,是花茶加工的上好原料。”
针对病虫害防治与种植管理,基地已建成智能观测系统,可实时监测温湿度、土壤肥力及病虫害动态,实现精准灌溉、科学施肥与虫害预警,推动传统种植向智能化、标准化转型,为中药材品质提升提供了技术支撑。
追溯产业链条,探索创新发展
活动最后一日,实践队走访山东中平药业有限公司和金银花博物馆,完整追溯中药材产业价值链。在博物馆,通过史料与实物展示,厘清了金银花从药用植物到饮品原料的应用演变,特别是对王老吉等产品中中药材配方的解析,凸显了传统医药与现代消费的结合潜力。
在企业生产区与实验室,实践队实地察看了金银花萃取、成分检测、产品研发等环节,了解到现代科技如何提升中药材利用率与附加值。营销总监郁贵森表示,企业正通过“基地种植+精深加工+品牌运营”模式,带动周边农户增收,形成产业振兴的良性循环。
此次实践活动通过“文化传承+产业调研+科技观察”的多维视角,既加深了对中医药文化的理解,也为探索中药材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实践参考。未来,药行百草实践队将持续关注中医药产业发展,为推动传统医药文化创新传承与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