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残障人士拓宽发展路径,凝聚赋能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7月7日至14日,福州大学赴福清市特教学校青年志愿服务队走进福清市特殊教育学校,举行“十四韶华爱相承,七彩融心启星航”暑期夏令营“三下乡”活动,并开展系列课程。实践队课程分别从“德育润根”、“智育启思”、“体育强身”、“美育怡情”、“劳动育能”、“社会融通”、“生涯规划”七个维度展开,旨在通过多层次、多方面的课程,全面提升孩子们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为残障儿童的未来筑梦,为乡村振兴的发展促行。
多元课程启童思,智慧童心助振兴
为促进孩子们的思维发展与人格完善,进而提升其社会归属感,实践队推出精品系列课程,将知识融入丰富形式中:消防知识点燃在“火焰掌”之中、对称美学绽放在窗花之上、数学思想堆叠在汉诺塔之间、反诈知识隐藏在情景演绎之中……课程聚焦“多元”内容,让孩子们通过手工、绘画、游戏、律动等不同学习方式,在乐趣之中汲取知识,开发思维,真正做到有所思、有所悟。实践队队员表示:“希望通过设计此类课程,让孩子们在多样的学习中拓展思维、提升能力,未来能更好地认识世界、融入社会,长大后若回到家乡,也能运用所学为乡村发展贡献力量。”
图为实践队队员教导孩子进行数独游戏 曹益玮供图
体美教育汇童真,综合发展筑未来
为深入贯彻讲话精神,全面提升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实践队队员立足“五育并举”,深化“五育融合”课程实践,全方位提升孩子们的综合能力。除理论知识传授外,队员们还将视角延伸至体美教育领域,精心开设了“体育强身”“美育怡情”系列课程。其中,“飞盘启童欢,协作助成长”、“舞动旋律,探索星途”、“闪闪箔画实验室”等特色课程反响热烈。课堂上,队员们鼓励孩子们积极投掷飞盘,在协作中体会运动的快乐;引导他们自由舞动身体,在旋律中畅想未来的多样图景;带领他们在箔画创作中,探寻非遗文化的独特密码。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体美活动,孩子们得以用不同的方式,尽情探索着自身的无限可能与创造力,为未来的成长积蓄了蓬勃的能量。
图为实践队队员带领孩子进行飞盘投掷 陈昕雨供图
生涯规划探童年,就业道路向振兴
就业是特殊儿童未来发展的关键挑战之一,为助力其未来职业发展,实践队开展“生涯规划”系列课程。在《我的AI朋友会变戏法,你的小脑袋能造童话》课程中,实践队队员收集了孩子们的照片与愿望,并创新运用AI技术,生成孩子们的“未来愿景图”,鼓励孩子们进一步探索未来的发展方向。队员们在各色职业规划介绍之下,引导孩子们认识多元职业、规划成长路径。通过深度引导与赋能,实践队致力于提升特殊儿童的就业能力与信心,为其融入社会、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图为实践队队员进行“生涯规划”系列课程画面 杨梓煊供图
近年来,福州大学赴福清市特教学校青年志愿服务队聚焦于“匠心筑梦”品牌项目,打造公益品牌,团队在特教领域中始终以爱为舟、以心做桨,乘风前行,为每一位孩子带去温暖,从志愿服务到公益创业,从校园实践到社会服务,从支教筑梦到圆残疾儿童的就业梦,目前已为1000余名特殊儿童完成初步职业生涯规划,成功输送 327 名特殊青年上岗就业,累计带动当地 509 名特殊青年及其陪护家长成功就业,在促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之上行稳致远。实践队渴望以教育培育梦想的火焰,点亮特殊儿童光明的未来,点燃乡村振兴璀璨的希望。(张巍瀚 林默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