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织就山河络,遗韵和鸣四海亲”实践团队于7月3日下午在和园社区成功举办苗编竹扇制作体验活动。此次活动,以竹扇为媒,深化社区小朋友对苗族非遗的认知。南京师范大学历史文博学院辅导员顾苑露、党委副书记孙宁成也亲临现场,与小朋友们共同感受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苗编竹扇是苗族传统手工艺的瑰宝,凝聚着苗族人民的智慧与自然情怀。苗族世代依山而居,以竹为友,将柔韧的竹条编织成精巧的竹扇,既实用又充满艺术美感。竹扇轻盈灵动,纹样古朴典雅,每一道编织的纹路都诉说着苗族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生活的热爱。苗编竹扇的制作工艺繁复而精细,扇面上的几何纹样或花鸟图案,往往承载着苗族的历史记忆与吉祥寓意,展现了苗族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底蕴。
活动伊始,志愿者们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向小朋友们介绍了苗编竹扇的历史渊源和制作工艺,展示了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小朋友们也听得津津有味,对接下来的制作环节充满期待。
在制作过程中,志愿者们将准备好的竹条、彩线等材料分发给小朋友们,并手把手地教会他们如何编织竹扇。从竹条的弯曲、固定,到彩线的缠绕、装饰,每一个步骤都耐心指导。小朋友们学得十分认真,遇到困难时积极向志愿者请教。孙宁成老师和顾苑露老师也参与其中,和小朋友亲密互动,现场气氛热烈,欢声笑语不断。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把把精美的苗族苗编竹扇逐渐成型。这些竹扇色彩鲜艳、造型独特,凝聚着小朋友们的创意和汗水,也展现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小朋友们纷纷在镜头中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与体会。
至此,活动圆满结束。此次苗族苗编竹扇制作志愿活动以竹扇为载体,搭建起民族文化传承的桥梁,让非遗技艺在当代生活中焕发新生,为社区文化建设注入更多民族特色与人文温度。未来,南京师范大学历史文博学院春晖青年志愿者协会将继续秉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志愿活动,弘扬民族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图片 | 杨迎 李惟嘉
文字 | 杨迎 李惟嘉
审核 | 汪芷筠 刘馨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