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生产区域,请提前释放静电。”“进入泵房,要注意通风。”“如果需要上罐,一定要系好安全带。”在长庆油田采油三厂大水坑作业区,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站点,都有岗位员工上演着“婆婆嘴”,大念安全生产“紧箍咒”,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7月,是原油上产的黄金季,但同时也暗藏着高温中暑、设备故障等多重安全隐患。设备易“疲劳”、人员易“犯困”、现场隐患易“萌芽”,稍不留神就可能让安全“失守”。进入三季度,大水坑作业区面对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把安全作为第一生产力,狠抓源头、强化过程、注重细节,为安全生产构筑“铜墙铁壁”。
“大家仔细看,视频中这种违规操作,在咱们日常巡检时稍不注意就可能出现!”每日班前会上,大水坑作业区站长李明都会结合典型事故视频,开启“安全微课堂”。为提升岗位员工安全生产意识,大水坑作业区利用晨会、生产会等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宣贯活动,定期组织员工学习安全生产知识,并通过图片、视频和具体的事例对典型事故案例进行分析讲解,引导员工举一反三,吸取教训,牢固树立安全意识,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
隐患排查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前哨”。大水坑作业区将安全生产作为一切工作的第一要求,针对井站点重复发生、久治不愈的“顽疾”,采取全面检查和定期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生产现场、设备运转的小苗头、小隐患、小动向、小问题进行“过筛子”式排查,对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典型问题进行曝光通报,制定整改措施,并进行逐项治理,做到小中见大,抓大不放小,防患于未然,从根本上严堵安全“漏洞”。各中心站紧紧围绕夏季安全生产、综合治理、消防安全等重点,结合井站点实际情况,制定相关行动方案,确保将责任落实在每一个岗位,风险规避在每一项工作,隐患消除在每一处环节。
此外,大水坑作业区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从加强岗位员工安全生产培训、严格规范岗位员工操作行为等入手,使员工熟练掌握设备日常维护、保养、使用的技能。机关组室按照工作实际制定反“三违”实施方案,明确整治目标、重点和步骤,将安全责任层层落实,使员工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培训组与安全组联动通过集中培训和现场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员工深刻认识到“三违”行为的严重危害,增强员工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时候可能就是我们习惯的一个动作,但它确实是不合规并且存在隐患的,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避免侥幸心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工作,时时刻刻将安全放在第一位,拒绝‘三违’行为的发生。”大班员工张师傅说道。
(畅文 肖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