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资讯

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畲韵薪火”实践队在福安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2025-07-14 16:56:50   来源:中华网

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健康服务系特组织师生成立“畲韵薪火”实践队赴宁德福安市开展为期2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溯红色足迹,瞰乡村新姿

宁德市拥有多个民族乡村,近年来这些民族乡村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领下推进民族乡村振兴,实践队首站来到了福安溪尾镇仙洋村,该村为该镇唯一一个革命老区基地村,红色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队员们在刘招祥书记带领下参观仙洋革命老区纪念馆,了解叶飞、曾志等老一辈革命家足迹及刘泽亮、宋嫩弟等志士的贡献,心生敬意。随后,健康服务系团总支书记黄加慧老师带领参观党史党建长廊并现场教学,强调要传承红色基因,在新时代贡献青春力量。

如今的仙洋村,村道绿荫环绕、鸟鸣山幽,青山绿水与炊烟人家相映成趣。依托乡村振兴战略及惠民政策,聚合村劳动力和乡贤力量,修建了革命老区博物馆、观景台等文旅设施,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还获评省级美丽乡村建设村、国家森林乡村等称号。

承非遗匠心,凝民族团结

实践队第二站来到被称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坎下村。坎下村地处溪尾镇东北部,是畲族建制村,以畲族人口为主体。该村通过“畲族文化”这一品牌,逐渐走出一条富民强村的乡村振兴之路。

活动伊始,健康服务系结合实践队师生专业,特邀省级非遗传承人、乡村工匠名师吴立强先生开专题讲座。吴老先生讲述畲族人文历史、传统习俗,以及自己扎根畲乡创立乌饭工坊、弘扬畲族乌饭文化的感人故事。如今,畲族乌饭已走出国门,成为国际文化交流名片,是文化交融与“福籽同心”的生动体现。

文化体验环节,身着民族服饰的畲族阿婆唱起传统歌谣,队员们跟唱中感受畲族文化韵味;队员们还与畲族儿童手拉手共绘畲乡美景,引导孩子们树立爱乡建乡志向,共展畲乡未来蓝图。

非遗技艺学习时,食品检验检测、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的队员走进宁德晨明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向吴立强学习畲族乌饭传统制作技艺。吴老先生介绍,畲族乌饭含30种营养成分,《本草纲目》记载其有明目益气、延缓衰老功效,是自然馈赠与古人智慧匠心的结晶,制作需严格规范每一步才能成就“黑亮晶香”的乌饭。

在吴老先生和畲族村民的演示指导下,实践队师生参与了乌稔叶捣汁、泡米、编制草袋、上锅蒸煮等制作全流程。大家一同品尝亲手制作的清香软糯乌饭,谈笑间,民族文化交融,民族情谊渐浓。

促畲乡振兴 构育人平台

品尝亲手制作的畲族乌饭后,实践队员参观了宁德晨明食品有限公司,并与公司负责人座谈。该公司专注推广畲族传统美食,今年端午节融合“畲家三宝” 中的乌饭与菅粽特色食材,研发出四种风味的 “乌饭粽”,成网红产品,为乡村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公司的创新性传承让队员们深受启发,认识到新时代青年既要扎根传统,也要勇于创新,才能让传统文化生命力绵延不息。座谈会后,部分队员走进公司直播间,体验直播带货,助力畲乡经济发展,践行民族团结。

活动尾声,实践队与该公司举行“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签约挂牌仪式。

从一碗畲族乌饭中品味背后蕴含的民族文脉,感受畲乡发展的前世今生,本次实践活动既丈量着中华各民族的发展厚度,也书写着青年学子的责任担当。当专业理论与民族实践紧密结合,当青春激情融入乡村振兴浪潮,实践队用专业赋能实践,用行动诠释使命,在山川之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书写着属于当代青年的奋进篇章,从而进一步增强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供稿人: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 黄加慧 陈蓓荔 黄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