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资讯

清宫药业以现代匠心激活近400年药方基因

2025-07-14 10:51:39   来源:太阳信息网

在沈阳故宫斑驳的宫墙东侧,一座镌刻“奉天承运”牌匾的现代建筑静立于此。这里珍藏着中国最古老的制药基因——沈阳清宫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正是1636年成立的清宫太医院御药房。当阳光透过琉璃瓦洒在乾隆御批“行仁道,以药济”的复刻匾额上,一部跨越四个世纪的济世史诗徐徐展开。

龙兴之地:天命年间的医药启蒙

天命十年(162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迁都沈阳时昭告群臣:“药之者,虽苦口能祛疾焉”。这声震彻关东的宣言,揭开了满清皇室重视医药的序幕。天聪九年(1635年),皇太极更提出“人身血脉,劳则无滞”的养生观,为太医院奠定理论基础。

康熙、乾隆二帝将医药推崇至极:康熙六巡太医院,命太医绘制《五脏六腑图说》;乾隆亲订“四黄清心丸”组方原则:“牛黄镇惊为君,三黄泻火为臣”;

太医院药库专设“道地药材七十二屉”,长白人参、西藏麝香、云贵朱砂皆列其中。

集大成者:红墙内的方剂革命

《清宫医案》记载,为精研“起死回生之术”,太医院开启空前创举:广纳百家:网罗汉医张氏伤寒论、蒙医解毒术、满族熊胆炮制法;古方再造:以安宫牛黄丸化裁得“四黄清心丸”,增滑石利湿、冰片开窍;秘制工艺:朱砂必经“水飞百日”,炼蜜须达“拉丝三寸”,裹金衣时禁用铁器。

破茧重生:从计划经济到市场弄潮

1949年,新中国将清宫秘方授予国营沈阳康达制药厂。老药师李元启在回忆录中写道:“熊胆救心丸配方锁在檀木匣,钥匙由三代人传承。”关键转折接踵而至:1995年改制潮:沈阳康达制药集团有限公司挂牌,首推“清宫”商标;2017年并购:好医生药业注资重组,百年老字号拥抱现代管理。

薪火永续:宫廷智慧的当代回响

今日的清宫药业,在“奉天承运,既寿永昌”理念下焕发新生:工艺守正:GMP车间保留“炼蜜滴水成珠”核心工艺,朱砂重金属残留控制达欧盟标准;文化传承:太医院裹金术申遗成功,青年药师团队复刻雍正年制药器具;惠泽民生:39个批文产品覆盖心脑血管、风湿骨痛领域。

车间墙上“慎终如始”的训诫,恰是384年未变的制药初心——从手研钵到超微粉碎机,从龙纹药匣到智能仓储,变的是载体,不变的是那句“先正己,后正人”的济世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