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9日,安徽农业大学“资润三色土壤,环抱绿水青山”和“红古绿韵材华章,碧水丹心化新篇”实践团队,在学校校团委统筹领导下,以及资源与环境学院、材料与化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技术指导与资金支持下,奔赴广德市柏垫镇大刘村,深入大刘村古村落、范仲淹纪念馆、采访范仲淹传人,解码古村红古绿三色底蕴,书写青春实践新篇。
团队成员在柏垫镇大刘村口范仲淹像前合影 供图:陈震涛、郭鑫
探古村肌理,寻“三色”根脉
大刘村,作为广德柏垫镇著名古村落,承载岁月厚重。实践团队踏入其间,青石板路蜿蜒,明清古建错落。队员们以脚步丈量街巷,调研古村生态本底(绿)、历史建筑(古)、人文传承(红),观察田间作物生长状况、记录建筑形制特征、聆听村民故事,为后续研究积累一手素材,探寻古村可持续发展的“密码” 。
团队成员彭典鑫采访当地居民 供图:张扬
访文正纪念馆,悟家国情怀
循着历史脉络,团队走进范仲淹纪念馆。这座由徽派明清古宅改造的场馆,灰瓦白墙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木雕楹联熠熠生辉。队员们驻足《岳阳楼记》前,凝视千年传承的精神坐标。通过参观史料陈列、聆听讲解,感悟范仲淹 “先忧后乐” 精神,将其与 “红古绿韵” 主题交融 —— 红色是家国担当的精神底色,古色是历史文化的厚重积淀,绿色是生态传承的本真坚守,让 “三色” 内涵在文化溯源中愈发清晰。
团队在范仲淹纪念馆内会议室讨论“先忧后乐”精神 供图:王佳忻
对话范氏传人,传家风文脉
在纪念馆隔壁的接待室里,刘福桥村党委书记、范仲淹第三十二代子孙——范忠俊,与团队围坐交流。他回溯先祖正直担当、百姓为先的故事、分享着乡亲们共建纪念馆的故事,传递出了“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风骨与“先天下”的家风传承。队员们以访谈记录、影像留存,深挖范氏家风与古村底蕴的联结,让历史传承照进当下实践,为古村文化赋能、生态发展、精神延续,探寻青春助力路径。
各实践队队长采访刘福桥村党委书记范忠俊 供图:张欣悦
团队于田间地头合影 供图;陈震涛
此次广德柏垫镇大刘村之行,安徽农业大学实践团队以 “资润三色土壤,环抱绿水青山”和“红古绿韵材华章,碧水丹心化新篇”为引,解码古村“红古绿”底蕴,在文化传承中厚植家国情怀,在实践调研中探索发展路径。后续,团队将深化调研成果,让古村三色活力,融入此次柏垫行的青春实践之中,助力乡村文化传承与生态发展双向奔赴。
文源:安徽农业大学 张扬
撰稿:张扬、张健康 供图:陈震涛、张扬、张欣悦、王佳忻、郭鑫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