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资讯

多方联合研发智能引流监护系统,创新技术引领术后监测变革

2025-07-14 09:30:34   来源:中华网

近日,由唐山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系“鉴引智护”团队联合辽宁湘池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及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共同研发的智能引流监护系统引发医疗界广泛关注。该系统首创图像识别与边缘计算双融合技术,改变了传统术后引流依赖人工监测的模式,为脑外科、胸外科等高危手术患者筑起一道“智能生命防线”。

“鉴引智护”团队由唐山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等专业的本科生组成。在导师指导下,学生们以第一视角深入医疗场景,主导了从需求调研到技术研发的全流程。团队与辽宁湘池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及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紧密协作,先后深入唐山市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辽宁省阜新市中心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医护交流,精准捕捉术后引流监测的临床痛点。历经数年钻研,学生团队成功将前沿AI技术转化为这一革命性医疗产品,展现出中国青年学子的创新活力与社会担当。

鉴引智护智能监测引流系统

术后引流监护是判断患者恢复状态的关键环节,但目前全球多数医院仍依赖医护人员每4-6小时人工巡检,存在监测不连续、精度低、响应滞后等问题。据《中国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报告》显示,传统引流监护模式导致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达12.7%,其中34.36% 需二次手术。“鉴引智护”系统通过两大核心技术实现突破:一是图像识别技术,采用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对引流液的流量、流速、颜色进行精准识别,误差率≤±2%,微出血识别率达98%;二是边缘计算技术,在床旁设备本地完成数据处理,5秒内即可对出血、气胸等危急情况发出预警,同步上传数据至云端平台,形成“床旁-护士站-云端”三级监护体系。

作为由学生主导研发的国际首个实现“无创+全参数”监测的智能系统,“鉴引智护”实现了四大创新:

安全性跃升:全时段动态监测替代人工抽查,夜间识别准确率达94.3%;

超微精度:突破重力计测量局限,实现≤1ml 的微量引流液实时监测,脑室引流精度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广适配性:兼容普通引流瓶(集采价格),避免了专用耗材带来的高额成本;

无创突破:全球首创非接触式胸膜腔内压监测,无需植入测压管,使感染风险降低60%。

团队成员正在进行设备调试

“鉴引智护”系统的成功研发,离不开唐山师范学院学生团队的创新驱动、辽宁湘池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支持以及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的临床验证。三方协作实现了学术研究、产业转化与临床需求的无缝对接,完成了从实验室到病房的跨越。“我们希望让 AI 技术惠及每一位术后患者,从三甲医院到基层医疗机构。”项目学生负责人崔爽表示,团队将持续迭代技术,拓展应用场景,助力智慧医疗普惠全球。

“鉴引智护”智能引流监护系统的问世,不仅彰显了学生主导的创新力量,更以三方协作的模式,树立了中国在全球智能医疗领域的引领地位,为智慧医疗的未来点亮了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