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设计工程学院“行走的思政课之职面低空调研队”调研纪实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响应号召,依托学院“行走的思政课”实践育人品牌,于2025年7月组织“职面低空调研队”,在崔璐、李计两位指导老师带领下,聚焦低空经济这一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领域,深入产业一线开展“翼展凌云志,职探低空梦”暑期社会实践。师生们通过走访2025首届武汉低空经济产业博览会、湖北无人机行业协会及普宙科技、微览智能科技等产业链核心机构与代表企业,以专业视角洞察产业脉动,用青春智慧服务创新发展。
立体调研:多维透视产业脉动
调研队创新采用 “问卷调研+深度座谈+飞行实操” 的复合模式,精准切入产业链条。他们主动对接无人机制造、低空物流运营等关键环节企业,设计涵盖技术痛点、人才缺口等核心维度的问卷,线上线下同步收集有效数据;与技术骨干围绕AI融合应用、运维体系构建等前沿议题深入交流;亲身体验低空物流模拟配送、无人机飞行操控等场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认知。最终,团队整合一手资料,形成详实调研报告,系统梳理行业现状、剖析技术瓶颈、提出人才培养建议,贡献青年思考。
职面低空调研队问卷截图
探秘展会:场景落地激活产业潜能
首站2025首届武汉低空经济产业博览会,为团队打开了产业应用的万花筒。旭日蓝天(武汉)科技有限公司重点展示了无人机在应急消防、林业巡护、电力巡检、文旅服务等多元场景的成熟应用。企业人员指出,随着空域政策逐步开放,无人机正从“单一作业”向“多场景协同”跃升。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则深耕救援抢险、航测测绘领域,其代表强调行业正加速从“技术驱动”向“技术+服务”双轮驱动转型,实操能力愈发关键。队员田如意深有感触:“现场学习颠覆了我的认知,原来从设备运维到场景应用都需要深厚专业支撑,这促使我重新思考如何提升综合能力匹配行业需求。”琳琅满目的设备与解决方案,清晰勾勒出产业从蓝图走向现实的蓬勃轨迹。
调研团队受邀参加2025首届武汉低空经济产业博览会
协会桥梁:聚合生态,贯通育人
在湖北无人机行业协会,团队深入了解了产业生态构建与人才培养的纽带作用。这家2022年成立的省级协会已汇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百余家,覆盖从模型制造、配件生产到整机研发、场景服务的全链条。秘书长介绍,协会积极扮演政企“桥梁”,推动武汉无人机企业发展。在产教融合方面,协会携手电鹰科技等企业与武汉职业技术学院、黄冈中职院校合作,打造“培训-取证-就业”闭环体系。“未来适航证将如同驾驶证般普及。”秘书长展望道,协会还通过在东湖高新区设立宣传专栏普及政策与技术,优化产业生态。队员李远晨表示:“‘所学即所用’的产教融合路径清晰可见,激励我们青年在技能提升中为行业人才储备贡献力量。”
调研团队与湖北无人机行业协会工作人员进行深度座谈
企业前沿:技术攻坚驱动升级
走进武汉低空经济龙头企业普宙科技有限公司,团队聚焦其核心领域——中小型无人机研发与巡查服务。其无人机的机库主要通过无人值守投放到各个区域,未来计划拓展更广泛的覆盖区域。企业负责人透露,AI与无人机的深度融合是攻关重点,旨在突破续航与识别精度瓶颈。队员彭昊然在参观企业后感叹:“工程师们反复调试算法、优化性能,让我深刻体会到技术创新源于无数次的测试与迭代,这种钻研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调研团队参观考察武汉低空经济龙头企业普宙科技
微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则展示了大疆无人机在火灾侦察、违法监视、空气监测等领域的成熟应用。企业负责人强调AI应用正“从后端数据处理向前端航线规划延伸”,自动化航线生成与缺陷智能识别技术已在电力巡检中落地,未来将持续探索AI在低空经济的应用边界。队员黄晓菲分享:“从运维到研发,微览展现了企业在生态中的‘实干担当’,也引发我对科技企业如何平衡创新与社会服务的思考。”
深化实践:思政课堂扎根产业一线
除上述重点单位外,调研队还密集走访了武汉华信联创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湖北慧航飞行科技有限公司、武汉畅远翼联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武汉云顶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此行将思政课堂延伸至产业最前沿,学生们通过深入企业训练基地、深度对话行业专家、剖析市场前沿数据,深刻理解了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内在发展逻辑。目前,团队正积极整理调研成果,着手孵化挑战杯等高水平竞赛项目,将产业洞察转化为创新动能。
“将思政‘小课堂’融入产业‘大课堂’,是深化理论认知与实践探索相统一的有效路径,也是引导学生洞察时代前沿、激发创新潜能的重要方式,更是青年学子锤炼专业本领、厚植家国情怀的生动实践。”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柯峰表示,“学院将持续深耕‘行走的思政课’这一品牌,着力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紧密衔接、校内教学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的立体化育人体系,引领青年在服务国家发展需求的广阔天地中成长成才。”(崔璐 李远晨 田如意)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