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假期间,“云链运河·同心共述”社会实践团队走出校园,走进社区、学校和文旅景区,开展了一系列别开生面的大运河文化宣讲活动。团队以“科技赋能文化传播”为特色,通过AI技术加持的创新宣讲形式,让千年运河文化焕发新生机,在基层群众中掀起了一股“运河文化热”。
(宣讲ppt)
一、分众化宣讲:让运河故事深入人心
团队针对不同受众群体,精心设计了差异化的宣讲方案:
面向中小学生:开发“运河文化闯关游戏”,通过AI答题等趣味方式普及运河知识;面向社区居民:举办“运河记忆”口述史工作坊,用AI语音识别技术帮助老人记录运河往事;面向景区游客:在夫子庙等人流密集区设置“运河文化快闪站”,通过AI数字人讲解吸引年轻游客。
在扬州邗江区的一次宣讲中,团队特别邀请了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运河号子,同时用AI技术对传统曲调进行现代编曲,让古老艺术焕发新活力。“没想到运河文化还能这么‘潮’!”现场的大学生志愿者感叹道。
二、实践感悟:在文化传承中彰显青年担当
在南京市鼓楼区,团队成员带来了一场“科技+文化”的沉浸式宣讲体验。当观众对着屏幕说出感兴趣的关键词,同学们会讲解对应的运河故事、历史影像等内容。
“两周的宣讲实践,我们不仅传播了文化,更被运河沿线群众的热情深深感动。”团队成员王同学在总结会上分享道。在南京的一场宣讲结束后,一位退休老教师特意找到团队,赠送了自己收藏多年的运河老照片,希望年轻人继续讲好运河故事。
截至目前,线上宣讲已覆盖1000+人次,相关话题在社交媒体阅读量突破1000。团队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让运河文化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青年是祖国的希望,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人。“云链运河·同心共述”团队的成员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据悉,团队下一步计划将宣讲资料整理成“运河文化资源包”,免费提供给中小学校和社区文化站,让实践成果持续发挥价值。这个夏天,这群年轻人用实际行动证明:文化传承不只在博物馆里,更在每一个创新传播的实践中。如果你也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快点加入我们吧!
文字|王墨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