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资讯

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烽火锅巴铸鱼水,薪火铁锅续基因

2025-07-11 21:29:19   来源:财讯网


(作者 张欣悦)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之际,为重温烽火岁月军民鱼水深情,传承铁军精神赓续红色基因,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赴宣城市云岭“烽烟锅巴忆,共筑振兴路”调研宣讲团队于7月2日探访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抗战储备粮——锅巴博物馆,并采访锅巴非遗传承人王静华。

烽火灶台凝鱼水——军部旧址的抗战粮秣记忆

7月2日上午,赴宣城云岭调研宣讲团队抵达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据史料记载,1938年8月至1941年1月间,新四军军部驻址云岭镇,叶挺、项英等将领率部与皖南民众协同抗敌,形成"同生死、共患难"的革命情谊。展厅内,泛黄军号、补丁军服及锅巴战备粮等展品,集中展现1941年1月新四军北移前夕,军民街头惜别、互赠粮秣的历史场景。通过雕塑与展品陈列相结合的展陈方式,团队成员直观感受"军爱民、民拥军"的血肉联系。

云图片

(图为《别了,三年的皖南》新四军旧址雕像)

铁锅薪火传基因——将军锅旁的红色文化续章

7月2日下午,团队成员走进锅巴博物馆,在直径5米的“将军锅”前驻足。这口由王氏家族按积德锅原型放大10倍的铁锅是新四军战备粮的鲜活见证。据记载1941年,新四军号兵藏身云岭村民王文汉家地窖,获赠一袋锅巴补充体力得以突围,临行前将随身携带的军号赠予恩人,成就“一袋锅巴换军号”的动人典故。“这些锅巴不仅是粮食,更是军民同心的精神图腾。”非遗锅巴传承人王静华指着墙上“天下第一锅霸天下,江南千秋业挺江南”的对联介绍,这副融合新四军军长叶挺将军姓名谐音的对联,正是红色文化与当代传承的生动注脚。

云图片

(图为锅巴博物馆内的“将军锅”)

云图片

(图为王静华向团队成员讲解典故)

薪火匠心焕基因——锅巴非遗的振兴实践图谱

参观博物馆后,团队成员采访锅巴非遗传承人王静华。“让烽火锅巴铸就的鱼水深情,在薪火相传的铁锅中永恒沸腾!”他在采访中强调要带领团队以“烽火锅巴铸鱼水”的历史自觉,构建起“红色文化+现代产业”的双轮驱动模式——非遗体验中心内,刻有"战必胜"字样的模具复刻了新四军炊事班的工艺印记;电商直播间中,印有军号图案的产品包装系统呈现"一袋锅巴换军号"的历史典故。该模式将红色基因深度植入产品体验-生产-销售体系。从军部旧址的战备粮到当代生产线的“金锅巴”,军民鱼水情的红色基因通过工艺传承与产业创新实现现代转化,形成"以文化赋能产业、以产业传承精神"的良性循环,切实推动红色基因在乡村振兴实践中焕发新生机。 采访落幕,团队成员领悟到了这粒穿越战火的米粮,如今正以“天下第一锅霸天下”的气魄,在新时代的灶台上续写着“江南千秋业挺江南”的精神传奇。

云图片

(图为团队采访锅巴非遗传承人王静华)

此次探访活动如同一把钥匙,为赴宣城云岭调研宣讲团队打开了新四军历史与赓续当代红色基因的对话之门。团队成员通过探访新四军军部旧址、锅巴博物馆、对话非遗传承人,深化了对"军民鱼水情"红色基因的认知。实践使团队成员领悟到铁军精神的时代价值,明确以文化传承赋能乡村振兴的责任,将红色基因转化为践行青年担当的自觉行动。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