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11月以来,佳兆业推进理财产品兑付化解之路已走过600余天。7月8日,其发布《锦恒财富产品兑付方案》公告,宣布累计完成76%投资款的兑付,并推出深圳佳园二期项目“投资本金转债权”新方案,为剩余兑付注入强心针。这场被业内视为“实质性进展”的突围战,不仅关乎数万投资人的权益,更成为观察出险房企化债路径的独特样本。
兑付攻坚重大成果:76%投资款已兑付 多措并举守护投资人利益
佳兆业集团以“保障投资人权益”为核心目标,全力推进锦恒财富产品的兑付工作。截至2023年7月,集团已累计完成76%的投资款兑付,覆盖63%的投资人,这一进展是出险房企中的绝对领先标杆,展现出在行业困境中的责任担当与执行效率。
在兑付过程中,佳兆业打破“非现金即违约”的二元思维,构建“现金+实物+信托+债转股”的组合拳策略。43期现金兑付维持了基本信用,深圳、上海优质资产的处置支撑了流动性,房产实物抵债消化了存量债务,财产权信托实现了风险隔离。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保障了投资人利益,更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化解风险路径。
值得注意的是,佳兆业始终秉持透明原则,定期发布兑付公告,清晰披露资产处置进度与兑付比例。这种“坏消息不遮掩”的态度反而增强了市场信任——例如公告明确指出“合同约定利息自2022年11月14日起停止计算”,坦诚沟通反而为剩余24%的兑付奠定了可信基础。
创新方案落地:深圳佳园二期债转股开辟股权化债新路径
为进一步加速兑付进程,佳兆业于7月8日推出重磅举措——深圳佳园二期项目投资本金转债权实施方案。该方案将集团对佳园项目的应收债权作为底层资产,搭建有限合伙企业进行抵债,实现“债权股权化”的创新突破。
具体执行中,佳兆业向未兑付投资者寄送保障书、合伙协议等法律文件,确保程序合规性。投资者签约后,原有兑付节奏保持不变:重大疾病方案、每月20日集中兑付、每人每月金额、实物抵债协议均延续执行。这一设计既缓解了即期兑付压力,又以项目销售回款兜底未来兑付,为投资人构建安全保障机制。
据可靠信息透露,佳兆业对佳园二期的应收债权具备充足兑付能力,优质项目的预期收益为投资人提供了坚实保障。这一方案不仅体现了企业的资源调配智慧,更通过法治化手段重塑信用体系——盖红章的法律文本既约束企业行为,也为投资人提供了维权依据,成为信用重建的关键支点。
履约责任之路:佳兆业的信用修复逻辑与信心
观察人士指出,佳兆业的兑付实践为行业提供了多维启示,尤其在信用修复与风险化解层面形成三大铁律:优质资产池是保障底气,深圳佳园二期等高价值项目为债转股提供了可行性,证明“资产质量决定化解能力”;灵活兑付组合优于空头承诺,“现金+实物+信托+债转股”的多元工具箱,比单一化方案更具可持续性;政策支持决定生死时速,佳兆业灵活调整兑付策略,推出分期兑付,为后续操作争取空间。
此外,佳兆业财富兑付保留重大疾病兑付绿色通道,体现精细化运营思维。这种对特殊群体的关怀,不仅维护了企业社会责任形象,也提升了整体风险化解效率。我们应该看到,佳兆业在应对危机时所展现出的韧性与智慧,在困境中积极探索解决方案,不断调整策略,努力平衡各方利益。这种积极进取的态度,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显得尤为珍贵。
佳兆业的倾全集团之力推进兑付历程,本质上是一场“说到做到”的信用修复战役。从打破僵化的兑付思维到构建法治化方案,从坦诚披露信息到精细化响应诉求,每一步都印证了“程序合规性本身就是信任催化剂”。
未来,随着深圳佳园二期债转股方案的推进,佳兆业有望实现存量债务的进一步化解。而其在危机中锤炼出的韧性、创新化解策略与信用修复逻辑,不仅为自身发展奠定新基础,更成为同类企业应对流动性挑战的标杆案例。在行业深度调整的后暴雷时代,佳兆业用行动证明:真正的生机,永远属于敢于直面问题、扎实履行责任的企业。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