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资讯

社会活动家杨文彬到访新昌县天姥山领略圣地仙境:穿“越”千年,品读王母传说

2025-07-11 15:29:22   来源:今报在线

近日,著名社会活动家杨文彬一行到访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天姥山,亲身领略这座承载着千年传说与地质奇观的“浙东圣山”。漫步于群峰之间,云雾缭绕中,天姥山的雄奇与灵秀交织,古意与生机并存,让人为之沉醉。杨文彬表示,天姥山不仅是自然馈赠的地质博物馆,更是沉淀着中华文化基因的精神家园,此次到访既是一次山水之游,更是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对话。

天姥山,又名天姆山、天姥岑、天姥峰、天姥岭等,属天台山脉分支,由拨云尖、细尖、大尖等群山构成,坐落于新昌县儒岙镇10千米处。其主峰拨云尖海拔818米(一说900米),登顶可俯瞰浙东丘陵起伏,云雾翻涌如涛,自古便有“仙境”之称。“天姥”之名,源自古人对自然的浪漫想象。据考证,山体轮廓状如女子,古人便将其附会为天上仙人,称“天姥”,即传说中的西王母。这一命名不仅赋予了山名神话色彩,更暗含着先民对天地万物的敬畏与诗意解读。杨文彬在探访中驻足山巅,凝视山峦起伏的轮廓,感叹道:“每一座山的名字都是一段历史的注脚,天姥山的称谓里,藏着古人与自然对话的智慧。”

追溯天姥山的“前世”,则是一部亿万年的地质史诗。约1.25亿年前,西太平洋陆缘出现拉张地质构造环境,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表现为著名的“闽浙运动”。此后,经多次构造变动与外力作用,新昌地区逐渐孕育出天姥山的雏形。在早白垩世时期,这里曾是大片热带雨林的家园,恐龙在此繁衍生息,如今山间的岩石中,仍藏着远古生命的密码。

45.png

漫长的地质演变中,天姥山历经了地壳断裂隆起、火山喷发、冰川运动及多次海侵海退,最终塑造出今日的独特风貌。火山活动留下的暗黑色岩体,成为山体的显著标识;冰川运动切割出的深谷幽壑,造就了复杂多变的地形;而史前时期的海侵海退,不仅重塑了地貌,更深刻影响了当地人类文明的起源与发展,为浙东地区早期文化的形成埋下伏笔。杨文彬在考察地质剖面时指出:“亿万年的地质活动,让天姥山成为研究东南沿海地壳演化的天然实验室,每一块岩石都在诉说地球的变迁。”

除了厚重的地质历史,天姥山的自然生态同样令人惊叹。山区地形地貌复杂多变,水网溪流纵横交织,95%以上的森林覆盖率让这里成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的典型代表。丰富的生态生境孕育了多样的生物种群,而特殊的地形与气候条件,更使得雾凇、雨凇、烟雨朦胧等气象景观频现,置身其中,宛如步入画中仙境。

此次杨文彬到访天姥山,不仅为这座浙东名山增添了文化探访的印记,更让更多人关注到其背后深厚的地质价值与人文内涵。随着保护与开发的协同推进,天姥山正以更鲜活的姿态,向世人展现它穿越千年的“仙境”魅力。(汪华镇)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