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资讯

协同发展的“首衡模式”:从产业承接高地到协同共赢新标杆

2025-07-11 14:24:42   来源:看点时报

从承接北京外迁产业的“菜篮子”工程,到辐射北方13个省份的全国农产品流通枢纽,首衡高碑店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以下简称“首衡市场”)以科技赋能、产业协同、绿色发展为笔,打造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首衡模式”,为京津冀协同开创了新格局。

在首衡市场内,车流如织,一大早商户们便忙着装车、卸货,来自全国各地的农副产品在这里汇聚,24小时内即可抵达京津冀地区各大商超。从“首都疏解承接地”到“协同共赢生态圈”,首衡高碑店市场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个缩影。

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此之前潘正霞在北京做蔬菜批发生意。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一年后,她来到首衡高碑店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实地考察,经过仔细核算后,她便把在北京的批发生意迁到了高碑店。“以前卖货主要针对北京市区,来到高碑店后销售范围更广,像河北、北京、天津、内蒙古、东北三省等,生意越做越大、越做越红火。”潘正霞说。

“孙蜜一号”是首衡市场的蜜瓜大户,他们2020年从北京迁入高碑店,5年时间销量增长15倍,现已快速成长为中国蜜瓜行业的领军品牌。“首衡市场不光提供了一流的市场环境,还支持我在新疆、海南等地建立了种植基地,打通上下游产业链,不断为我事业的发展赋能。”“孙蜜一号”负责人孙楠说。

像潘正霞、孙楠一样的7200多家从事农副产品商贸生意的企业、5.2万从业人员,在过去十年间陆续从北京迁入高碑店,如今,最早一批入驻首衡市场的商户,生意规模翻了数倍甚至数十倍,经营地域也日益扩大。

在践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过程中,首衡市场从2015年起,陆续承接了北京水果、蔬菜、干副、花卉、五金、冻品等批发市场外迁,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最具活力的产业承接平台,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单体农产品批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