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琦
近年来,脊柱侧弯已悄然成为继肥胖、近视之后,危害我国青少年健康的第三大“元凶”。权威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脊柱侧弯发病率达5.4%,这意味着每20名中小学生中,就有1人遭受“沉默的骨骼变形”困扰。脊柱侧弯不仅致使体态畸形,还可能引发心肺功能受损、脊髓压迫,甚至造成心理创伤,严重影响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和生命质量。
守护青少年“脊梁”刻不容缓。2025年 1 月 14 日至 17 日,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强脊之行”实践队奔赴教育一线,开展脊柱健康调研与宣教活动。实践队先后走进河南省开封市火电中学、郑州市九龙中学、新乡市第一中学,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收集第一手数据,深入了解学生脊柱健康状况,并向同学们科普脊柱侧弯的危害与预防方法。
一、调研:发现青少年脊柱侧弯问题
“武赋新生”团队的负责人洪京雅生于武术世家,在父亲的熏陶下,京雅对于武术有着深厚的情感,希望可以将武术这一传统文化通过新的方式传承下来。经过团队讨论,“武赋新生”团队决定聚焦于青少年脊柱健康方面,并开始初步调研。
通过资料搜集,“武赋新生”团队了解到脊柱侧弯问题已成为继肥胖、近视之后,危害我国青少年健康的第三大“杀手”。我国青少年脊柱侧弯的发病率高达5.4%,这意味着每20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可能面临脊柱健康问题。脊柱健康不仅关乎体态美观,更影响着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心肺功能,甚至心理健康。
为了获得更确切的情况,团队成员组成实践队于2025年2月在河南省多所学校展开筛查,在筛查现场,向学生们发放了脊柱健康异常筛查量表与调研表,引导学生们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填写。为了更准确调查同学们的脊柱状况,实践队采取样本法,运用专业的测量方法,对几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了脊柱健康异常筛查。
经过筛查,发现一部分学生存在脊柱侧弯问题,大部分学生的脊柱健康意识有待加强,这为脊柱健身操进入校园提供了契机。
谈及项目初心,洪京雅表达希望以武术赋能身心健康问题,宣扬“早发现、早干预、早健康”理念,帮助青年“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成为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的时代新青年。
二、探究:揭示青少年脊柱健康现状
为全面掌握青少年脊柱健康的真实情况,确保干预措施的科学性与针对性,“武赋新生”团队围绕脊柱健康问题,开展了系统性调研。调研分为前期筹备、中期实地调查、后期数据分析三个阶段,通过问卷调查、焦点访谈、现场筛查等多种方式,深入了解青少年脊柱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在调研正式启动前,团队成员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研读卫健委《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防治与康复管理办法》等权威文件,并结合既往研究成果,制定科学合理的调研方案。为了确保数据的客观性与代表性,团队设计了涵盖脊柱健康认知、日常生活习惯、运动参与度等方面的问卷,并与骨科专家沟通筛查指标,优化测量方法。此外,团队还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制定了针对性的访谈提纲,以便深入了解青少年脊柱健康问题的现实困境。
在中期实地调查阶段,团队分阶段推进,确保调研覆盖面。在调研执行时,团队按照“宣教推广+数据采集”两步走的方式,先后在多地开展了针对性活动,确保调研既具广泛性,又有深度分析。
实践第一阶段,团队前往火电中学、郑州市九龙中学、新乡市第一中学,围绕脊柱健康知识开展系列宣讲活动,并向在校学生发放脊柱健康调查问卷,收集他们的日常坐姿、运动习惯、电子产品使用情况等基础数据,问卷调研掌握基本情况,为后续深度调研奠定基础。
实践第二阶段,在兰考县兰阳第三中学,团队正式开展脊柱健康专项调研,设立筛查组、访谈组、记录组三个小组,精准采集数据,使用问卷调查进一步收集学生的健康认知及行为习惯数据,并结合前期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团队还随机抽取学生进行焦点访谈,围绕个人脊柱健康、家庭与校园生活、运动参与情况等议题以及采用亚当斯前屈试验进行筛查,使用测量尺评估脊柱旋转角度进行专业筛查评估,并邀请骨科专家进行现场复核,为后续干预提供精准数据支持。
调研结束后,团队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系统整理与多维度分析,采用定量数据统计+定性访谈分析的结合方式,精准研判青少年脊柱健康现状。通过数据对比、关联性研究等方法,团队提炼出影响青少年脊柱健康的主要因素,并结合骨科专家的意见,为后续的运动干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为团队创编了一套科学、系统的“强脊操”,并计划在后续实践中进行推广应用,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三、破题:传统功法开出护脊新方
当脊柱健康问题成为青少年成长的“隐形绊脚石”,项目团队以科学调研为锚点,在河南、江苏等24个省份开展精准调研,仅河南省即回收线上问卷1273份、线下问卷787份,勾勒出当代青少年体态特征全景图。
基于调研实证,武术名家与运动医学专家携手破题,以调研数据为蓝本,将太极的刚柔之道、健身气功的吐纳精髓,与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等传统养生智慧熔于一炉,将千年武学智慧注入现代护脊方案。2025年6月,洪京雅独著的《护脊强身功》由河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为破解青少年脊柱侧弯开出了良方。
创编紧扣青少年身心特点:动作设计创新采用“慢—快—慢”节奏,起势如太极般舒缓,中段融入快节奏活力迸发,收势回归气功调息;针对肩颈、胸椎、腰椎等不同部位,结合10-18岁青少年成长阶段差异,开发多套"分龄分段"动态护脊方案。更巧妙嫁接潮流音乐元素,让传统招式随律动焕发新生,使课间十分钟的碎片化锻炼兼具文化韵味与时尚趣味。
在项目团队的托举与努力下,强脊操正通过校园场景的创造性转化,用中华养生智慧与科学精神的双重滋养,托举起新时代青少年的挺拔未来。
此次活动,不仅让青少年对脊柱健康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为后续推动青少年脊柱健康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依据。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强脊之行” 实践队表示,未来将持续关注青少年脊柱健康,为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