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合肥工业大学“滇风白韵,同心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抵达云南省大理市喜洲镇,开展“石榴花开,民族团结”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走访古镇街巷,聆听民生之声。团队穿梭于喜洲古镇青石板路,与当地居民亲切交流,深入了解白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以及民族融合发展的现状。走进传统的白族民居,近距离欣赏这些雕梁画栋、斗拱重叠、翘角飞檐的特色建筑。“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建筑格局,融合了白族人民的智慧与审美,门楼、照壁、山墙的彩画装饰艺术绚丽多姿,充分展现了白族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艺术创造力,也让队员们深刻感受到白族文化的深厚底蕴。
探秘建筑奇观,触摸历史肌理。转角楼的“走马转角楼”结构与彩绘门窗,展现白族工匠对空间美学的极致追求;田野间的稻田与白族民居相映成趣,构成“山水田园古镇”的独特景观。
沉浸民俗体验,感受人文温度。漫步喜洲街头,团队沉浸式感受当地人文风情。在四方街,竹鞭敲击声与月琴声交织成欢快的乐章。在巷尾街头,实践团细细品尝当地热销特色产品——鲜花饼,听本土居民讲述鲜花饼融合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历史,在味觉与听觉的双重体验中,深刻理解“民族团结始于日常”的内涵。
此次喜洲之行让实践成员在青瓦白墙间触摸到白族文化的千年脉络,在雕梁画栋中读懂传统建筑的智慧密码,在烟火民俗里感知非遗技艺的鲜活生命力。青年实践不仅要做文化基因的“拾穗者”,更要成为传统与现代的“摆渡人”,让白族古村的建筑美学、彩画艺术与民俗风情,在数字化记录、创新性表达中焕发新生。
(陈胜男/文 王嘉诚/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