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7月9日这个平凡又特别的日子里,重庆两江新区人和街道万紫山社区热闹非凡。社区暑期托管班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小手牵大手”垃圾分类主题活动,由万紫山社区联合左岸垃圾分类志愿者共同举办,旨在以趣味方式传播垃圾分类知识,增强社区儿童环保意识。
活动现场,志愿者精心准备,采用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孩子们在欢乐中学习。大屏幕上一幅幅生动形象的图片依次展示,志愿者围绕图片,系统地讲解垃圾分类的标准、处理流程以及环保意义。“小朋友们,像废旧纸张、塑料瓶这些可以回收再利用的物品,就属于可回收垃圾,它们能变成新的资源哦。”志愿者绘声绘色的讲解,让孩子们听得聚精会神,迅速掌握了垃圾分类的知识要点 。
有奖竞猜环节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用过的卫生纸属于什么垃圾呀?”志愿者话音刚落,孩子们便纷纷举手,踊跃抢答。有的孩子迫不及待地喊出答案,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有的孩子在回答错误后,认真倾听正确答案,眼神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在这样热烈的互动氛围中,孩子们对垃圾分类知识的记忆得到了有效巩固。不仅如此,志愿者还组织孩子们进行模拟垃圾分类操作,让他们在实践中熟练掌握分类技巧,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此次活动,是万紫山社区探索“社区服务+”创新模式的成功范例。社区暑期托管班原本是为孩子们提供学习和娱乐的场所,如今融入了垃圾分类教育,实现了服务功能的拓展与升级。社区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们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养成绿色生活习惯,同时以孩子为桥梁,带动整个家庭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事实证明,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参与活动的孩子们不仅自己熟练掌握了垃圾分类技巧,还纷纷表示回家后要当“环保小老师”,教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如何正确分类垃圾。这种“小手牵大手”的模式,让垃圾分类理念在基层社区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与落实。
万紫山社区的这一创新模式,为推进社区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在构建绿色环保社区环境的道路上,以社区服务为依托,融入环保教育,充分发挥孩子们的带动作用,激发家庭和社会的环保热情,形成全民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才能让我们的社区更加美丽宜居,让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更加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