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资讯

闲情偶寄—小品中的文人精神作品邀请展(一)(山水、花鸟、人物)

2025-07-08 14:30:54   来源:今日热点网


9c568125015a5dd438b8cef0192f117.png

媒体支持

《中国日报》《人民日报》《中国网》

《中华网》《中宏网》《人民美术网》

《中国文艺新闻网》《雅昌艺术网》《艺术中国》

参展艺术家

卢禹舜、梅墨生、崔如琢、曾宓、王镛、杨明义、林容生、黄格胜、陈玉圃、贾又福、李小可、常进、黄永玉、韩美林、于希宁、刘万鸣、郭石夫、方楚雄、江宏伟、冷军、秦天柱、贾广健、王成喜、郭志光、乍启典、江文湛、金默如、吴冠南、范扬、周午生、朱道平、周彦生、老圃、方向、袁运甫、林蓝、任重、管峻、何家英、王明明、卢沉、范曾、李延声、冯远、朱理存、石齐、史国良、徐乐乐、田黎明、张江舟、苗再新、梁岩

前言

中国文人艺术的精髓,向来不在于尺幅之巨,而在于意趣之微。一叶飘零可见天地春秋,一拳石小能纳万里山河,此正是中国小品艺术之妙谛。本次展览以"闲情偶寄"为题,汇集数位艺术家的山水、花鸟、人物小品佳作,试图在盈尺之间,探寻文人艺术精神的当代传承与创新。

"闲情偶寄"四字,蕴含着中国文人千百年来的精神密码。闲,非懒散之谓,乃心灵之自由;情,非滥觞之谓,乃生命之感兴;偶,非随意之谓,乃时机之妙得;寄,非逃避之谓,乃精神之托付。这四个字勾勒出的,是中国文人面对纷扰世界时独特的精神姿态——既入世又出世,既执着又超脱,既严谨又洒脱。

山水一道,自古为文人澄怀观道之媒介,观者若能静心体味,必能于笔墨虚实间,感受到艺术家对"天人合一"这一永恒命题的思考;花鸟画至文人手中,早已超越物象描绘,成为人格寄托,这些作品或工或写,或传统或实验,然其核心皆是文人"格物致知"精神的延续;今日艺术家笔下的人物,无论是复古还是创新,其本质仍是借他人之形,写自己之心,这种"以形写神"的追求,正是文人艺术最珍贵的传统。

闲情偶寄,寄的不仅是一时之感兴,更是一种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神。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观众能够重新发现文人小品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并从中获得启发,在自己的生活中寻找那一份久违的闲情与雅致。文人精神不会消亡,它只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变换形态,继续滋养着追求精神自由与生活艺术化的心灵。这或许就是"闲情偶寄"四字留给当代最宝贵的遗产。

文人小品之大,在其小中见大的美学智慧;文人精神之贵,在于其超越时空的文化价值,方寸之间,自有天地,期待观者能在此展中,不仅欣赏到精湛的艺术作品,更能感受到那份穿越千年的文人情怀——它从未远去,只是以新的形式,活在当代艺术家的笔墨之间。

部分展出作品欣赏

山水篇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卢禹舜】 同从弟南斋玩月憶山阴崖少府 68×68cm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卢禹舜】 宿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诗意图 68×68cm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卢禹舜】 淮上喜会梁州坎人诗意图 68×68cm





夙屏栖而磨道,癖烟霞于天陇。

浥月陂之春酒,溯祝融之长风。

缅对雪以娱怀,感景濂之奇逢。

乐自多于绛帷,玩岂徒于玉龙。

【卢禹舜】 南屏集会诗意图 68×67cm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梅墨生】 溪山幽韵四景 60×48cm*4





寒山唯白云,寂寂绝埃尘。

草座山家有,孤灯明月轮。

石床临碧沼,虎鹿每为邻。

自羡幽居乐,长为象外人。

【崔如琢】 寒山幽梦图 69×46cm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曾宓】 山水四帧 69×46cm*4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王镛】 山林逸韵图 69×69cm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杨明义】 江南人家 69×69cm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林容生】 山水四帧 69×46cm*4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林容生】 山居秋影幽梦 65×56cm

松山瀑布挂银帘,坐看水云观大千。

薄雾寒烟雷耳畔,行空雁阵欲南迁。

【黄格胜】 翠峦四境幽思 69×69cm*4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陈玉圃】 云山乡梦四帧 55×45cm*4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贾又福】 金岭牧歌幽情 68×44cm

绿竹半含新雨露,红葵微落旧秋千。

闲澹生涯原自足,不须更问五湖船。

【李小可】 村舍墨影幽情 68×54cm

【常进】 庭院 59×47cm

花鸟篇

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

胭脂雪瘦熏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

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蘸潇湘。

醉魂应逐凌波梦,分付西风此夜凉。

【黄永玉】 不若相忘于江湖 69×46cm

【韩美林】 雄姿鸡趣图 67×66cm





冰玉精神绝点埃,人间无物似寒梅。

凌霜傲雪浑閒事,最是欺春不逐来。

【于希宁】 寒梅 67×67cm

【刘万鸣】 野蔬猪趣图 61×52cm

【郭石夫】 牡丹开时正当春 68×45cm

陇西鹦鹉到江东,养得经年觜渐红。

常恐思归先剪翅,每因喂食暂开笼。

人怜巧语情虽重,鸟忆高飞意不同。

应似朱门歌舞伎,深藏牢闭后房中。

【方楚雄】 鹦鹉 68×68cm





【江宏伟】 幽栖双影 81×37cm

山木暮苍苍,风凄茅叶黄。

有虎始离穴,熊罴安敢当。

掉尾为旗纛,磨牙为剑鋩。

猛气吞赤豹,雄威蹑封狼。

【冷军】 妈妈好 68×68cm

【秦天柱】 竹影猫眠图 68×43cm

原野何萧条,白日忽西匿。

归鸟赴乔林,翩翩凌羽翼。

【贾广健】 花鸟四帧 68×68cm*4

纳新吐故一生修,艺术生涯怕沮泅。

岁月催人怀谫陋,港湾添客意绸缪。

高山流水增豪迈,霁月光飞唱志酬。

大夏梅魂飘四海,丹心一片禀神州。

【王成喜】 雪花月 69×69cm

【王成喜】 傲梅映月秉性坚 69×69cm





【郭志光 乍启典】 金葫幽禽 69×45cm

秋野明,秋风白,塘水漻漻虫啧啧。

云根苔藓山上石,冷红泣露娇啼色。

荒畦九月稻叉牙,蛰萤低飞陇径斜。

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

【郭志光】 塘水漻漻时光大鱼 66×66cm

【郭志光】 水清鱼跃一池莲 84×48cm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江文湛】 春江水暖 69×69cm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金默如】 荷花四帧 69×46cm*4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吴冠南】 向日葵 39×39cm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兼无叶里花。

蛱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范扬】 花卉四帧 60×30cm*4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范扬】 花鸟四帧 60×44cm*4

禄寿禧

【周午生】 禄寿禧 69×46cm*3





【朱道平】 寒塘夜话图 66×34cm



溪上残春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周彦生】 竹间锦羽栖趣图 68×68cm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老圃】 筐纳莲蓬 69×46cm





田舍清江曲,柴门古道旁。

草深迷市井,地僻懒衣裳。

榉柳枝枝弱,枇杷树树香。

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

【老圃】 瓜果四帧 69×69cm*4



小院风柔柳线长,夭桃簌簌映轩窗。

青苔漫上石阶绿,幽梦随春入画廊。

【方向】 宅院春意幽境四帧 69×69cm*4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袁运甫】 翠影荷香 69×69cm

【袁运甫】 荷彩幻韵 69×69cm





【林蓝】 葡萄四帧 35×34cm*4



【林蓝】 梅兰竹菊 35×27cm*4





【任重】 花鸟 69×69cm





【任重】 花鸟 69×69cm





翠影摇风拂石苔,幽篁深处鸟声回。

千竿挺立凌霜骨,万叶轻吟伴月来。

节劲何须争春色,心空自可纳云开。

七贤已去遗风在,一曲清箫入梦怀。

【管峻】 竹林 136×68cm





【管峻】 竹筐 136×68cm

人物篇

【何家英】 藤下清暑图 65×60cm



秾李繁桃刮眼明,东风先入九重城。

黄花翠蔓无人愿,浪得迎春世上名。

【王明明】 迎春 104×52cm



【王明明】 李时珍采药图 104×52cm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卢沉】 童趣相伴 69×37cm





东皋歇残雨,西畴归宿云。

一屋荫众绿,瓜棚延夕曛。

邻翁携斗酒,相对俱微醺。

【范曾】 瓜棚小酌 68×68cm





【范曾】 荷塘青青 68×68cm





腊后闲行村舍边,黄鹅清水真可怜。

何穷散乱随新草,永日淹留在野田。

无事群鸣遮水际,争来引颈逼人前。

风吹楚泽蒹葭暮,看下寒溪逐去船。

【范曾】 骆宾王诗思图 68×68cm





【范曾】 放鹤图 68×68cm

【李延声】 春光好 69×46cm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冯远】 琴瑟图 68×68cm

【冯远】 竹畔鹤影钓翁图 68×68cm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朱理存】 秋牧图 68×68cm



路转溪回草木香,有人荷笠山之阳。

定知我是金华守,笑道牧民如牧羊。

【石齐】 寒梅佳人伴鸡图 85×64cm



【史国良】 大富贵 69×35cm





翊圣除邪有至神,暴豪恣逞转欺人。

英姿飒靮来魑魅,妙墨纵横出角巾。

怒貌总教惊鬼胆,丹心常想动天纯。

披图一见惊如昨,岁晚相看意更亲。

【徐乐乐】 钟馗道士画像图 68×36cm

画中稚子笑颜开,嬉戏追逐乐满怀。

捉蝶捕蝉声渐近,攀枝摘果意悠哉。

天真烂漫无拘束,稚气未脱任去来。

童趣盎然春意闹,一帘幽梦入画台。

【徐乐乐】 童趣图 77×33cm





翠影微遮少女飘,提篮唱曲采青蒿。

眉羞柳叶千般醉,脸胜荷花百样娇。

妙指纤纤凋玉露,柔唇淡淡妒霞芍。

【田黎明】 清逸提篮少女图 68×68cm





【朱新建】 美人图 66×66cm



乡径幽幽映碧空,妇孺相伴意融融。

提篮笑语寻佳趣,稚子欢颜映日红。

草畔牛铃传远近,田间诗意韵无穷。

此般光景如画卷,心醉桃源梦不空。

【张江舟】 遍地阳光 67×67cm



雅聚松阴下,挥手弄素琴。

平沙落孤雁,碣石幽兰吟。

子期久已去,成连无处寻。

能否悦人耳,留与白云岑。

【苗再新】 松荫听琴图 68×68cm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范扬】 菩提禅悟图 63×38cm





【范扬】 松间禅悟狮伴图 70×52cm





老树郁苍茏,孙枝更秀美。

天然好图画,采入翁家里。

【梁岩】 爷孙图 69×69cm





【管峻】 观世音菩萨法相 101×5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