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大理大学医学部“红医先锋 极边杏林”宏志助航就业实践团前往中缅边境的腾冲市猴桥镇卫生院各科室开展就业见习活动,深入了解卫生院跨境婚姻家庭传染病防治工作、基层公共卫生管理、中医理疗康复、基层卫生院发展等情况,在这座边境第一线上肩负特殊使命的“国门基层卫生院”感悟医者大爱,培塑职业认知,体悟边境医务工作者的艰辛与坚守。
(图为实践团到达猴桥镇卫生院 李雪纯供图)
作为直接服务边境线上少数民族人民群众的基层医疗机构,猴桥镇卫生院不仅承担着辖区居民的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和妇幼健康服务,更肩负着辖区内跨境人员公共卫生管理的重要使命,特别是传染病的防治。卫生院公共卫生工作负责老师向实践团详细介绍时强调:“我们这里不仅是医疗窗口,更是守护国门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图为猴桥镇卫生院实地图片 薛冰清供图)
在边境特色医疗服务方面,卫生院实施“三病”联防机制:以村(社区)为单位,卫生院联结村医为工作主体,对辖区内跨境婚姻人群开展“三病”动员检测,每年为200余个跨境婚姻家庭提供HIV、梅毒、丙肝免费检测服务,通过“村医包保”模式实现涉外婚姻人群检测全覆盖。此外,卫生院还给予定居的缅籍妇女开展孕产检工作。在疟疾、登革热防控方面,卫生院坚持“发现即消杀”的原则,已连续多年保持本地零传播记录。“边境防疫没有退路,必须死守每一寸防线!”卫生院公共卫生工作负责老师的话语掷地有声。
(图为公共卫生科老师为实践团学生答疑 李雪纯供图)
实践团成员分组深入各科室跟岗学习。在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基层,同学们见证了令人动容的坚守:平均每名村医需服务上千名群众,医生们凭借过硬的临床经验弥补设备不足。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位2023年毕业的年轻医生,独自承担影像科DR操作、B超检查和诊断报告全流程工作。“因为这是我的家乡,所以我选择回到基层,回到群众中。”这位年轻医生如是说。选择扎根边境一线,回馈家乡百姓,这样的坚守令人心生敬畏。在妇儿科,同学们看到病历里夹着《健康教育计划表》,里面有怀孕指导、疾病知识、手术前后注意事项、饮食建议、用药说明和出院后的护理等内容。在边境疟疾咨询服务站,同学们还了解到流感、猩红热等其他常见传染病的基本防治知识。
(图为实践团成员深入各科室 杨蔓蕊供图)
(图为实践团成员深入各科室 李雪纯供图)
随后,实践团邀请到大理大学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校友展开座谈。学姐结合自身的医学成长经历和边境卫生院的工作经验,生动诠释了“健康守门人”的崇高职业价值。小小卫生院,大大家国情,他们倾尽所学,日复一日地守护着边疆人民群众的健康防线。面对人手紧缺与医疗设备不足的困难,他们以专业构筑起生命的坚强屏障。面对跨境医疗需求人员治疗中语言障碍的状况,他们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与耐心,诠释了“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高尚职业精神。实践团成员还就“规培经验、临床诊断、跨境医疗服务、基层就业”等问题向学姐请教,学姐结合自身经历给予了耐心、细致、全面的回复,并勉励大家要珍惜学习机会,努力提升自我,为未来更好地服务人民健康事业。
(图为学姐与实践团开展座谈 李雪纯供图)
实践团带队老师参观了卫生院党建引领基层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跨境人员公共卫生管理、中医理疗等科室与材料。实践团还详细了解了卫生院科室发展历史、覆盖村镇情况、跨境婚姻婚检、人才短缺等问题。下午,为深入了解国门边境一线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情况,大理大学“红医先锋 极边杏林”宏志助航就业实践团一行探访了腾冲市猴桥口岸。
(实践团到达猴桥口岸 李雪纯供图)
边境一线,医行国门,实践团在腾冲市猴桥镇卫生院与猴桥口岸的实践让同学们更真切体会到边境一线医务工作者守护国门健康的艰辛与伟大,感受“医者仁心 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为大家增添了未来坚定职业的感召力与坚守职业的信念。(供稿:黄舜 李雪纯 薛冰清 李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