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武汉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在红安县人民医院,采访了73岁的五官科(眼耳鼻喉)退休返聘专家胡传宝教授,聆听他跨越半个世纪的从医故事,分享其职业生涯、教学心得与对医疗事业的见解。
胡教授1972年进入医疗行业,至今坚守岗位已逾50年,同时也是一位拥有50余年党龄的老党员。退休后,他接受医院返聘,主要在体检中心负责五官科检查工作。谈及返聘原因,胡教授表示,长期从医已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希望继续发挥专业所长服务患者。
拥有超过五十年的丰富教学与带教经验,胡教授曾为来自恩施医学院等全国多所医学院校的学生授课。令他欣慰的是,许多学生已成为医学骨干,并与他保持着深厚的师生情谊,时常联系探望。
回顾职业生涯,胡教授对一次长达七个多小时的外地喉癌患者手术记忆犹新。“从早上八点直到下午三点多,手术需要极高的专注和耐力。”他回忆道。术后患者的复杂护理工作,深刻体现了医生的重大责任和职业挑战。在日常体检中,他也时常遇到喉癌、癌症转移等疑难病例,坦言部分病例复发率高、晚期患者治疗效果有限,是医学面临的现实难题。
追忆70年代行医初期,胡教授感慨当时工作强度巨大、条件艰苦。“不仅要看病、做手术,还要承担公共卫生、后勤保障等工作。”他提到,生活节奏紧张,工资微薄,家庭照顾全靠自己与同是医务人员的爱人(内科医生)在繁忙工作中共同承担。
胡教授虽非武科大校友,但其家庭与学校联系紧密。其子继承父母医学志向,毕业于我校前身武汉冶金医学专科学校,现为我校校友,延续着家庭的医学之路。
胡教授以其丰富的阅历,传递着对医疗事业的理解。他强调,责任心、耐心和对患者的仁爱之心是医生不可或缺的灵魂。他身上不仅闪耀着献身医学的赤诚,更深深烙印着“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红安精神,书写着新时代医者的仁心与责任担当。(庹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