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资讯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三叶草”社会实践团队:板凳上的红色传承课——聆听红军后代口述历史

2025-07-04 10:39:58   来源:今报在线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三叶草”社会实践团队:板凳上的红色传承课——聆听红军后代口述历史

7月2日清晨,江西于都寒信村氤氲的薄雾中,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三叶草”社会实践团队叩开红军烈士后代肖南昌老人的家门。在青石小院的木凳旁,一堂跨越八十余载的“红色传承课”徐徐展开。

口述烽火岁月,再现信仰足迹

“当年红军渡河的火把,照得寒信江水通红啊!”肖南昌轻抚祖辈遗照,讲述亲人投身革命的壮举:从护送红军夜渡于都河,到湘江战役的殊死阻击。团队成员凝神记录,镜头对准老人湿润的眼眶,将“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刻入影像档案。“这些故事课本里读不到,”队员李想握紧速写本,“老人颤抖的嗓音里,藏着最鲜活的设计灵感。”

历史照进设计,基因融入创作

当肖南昌展示被弹片击穿的军用水壶时,同学们屏息围拢。“壶身的裂痕是精神的图腾!”室内艺术设计专业郎雨星速写本上迅速勾勒出红色文创草图——裂纹化作延展的基因链,缠绕于都河浪花纹样。团队将把口述史料转化为系列设计素材:锈蚀的军号、补丁密布的草鞋……这些承载信仰的物件,正通过青年之手蜕变为乡村振兴的文化符号。

临别时,肖南昌将一包于都河畔的红土塞进队员掌心:“红军走的路沾着这样的土,你们设计的笔也得沾着它!”小院晨光中,老人胸前的勋章与学子手中的速写本交相辉映。当无人机航拍镜头掠过青砖黛瓦的寒信古村,新时代的红色基因传承,已在板凳课堂里扎下深根。

投稿人:管凌云、袁子涵   摄影:刘加鑫 、施恩、曹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