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紫有中国:沉浮艺术展”在上海市海派艺术馆(力波大厦)隆重揭幕。
原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杨志今出席开幕式并宣布紫有中国——沉浮艺术展开幕,原文化部人才中心党委书记、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名誉会长赵树栋,老领导董化礼,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理事长白国庆,中国美术馆原党委书记游庆桥,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郑连成和沉浮的母校阜阳师范大学原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庆旭、上海市相关部门及协办单位、承办单位领导李建华、王大根、季双全,上海市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近300人出席此次开幕式!
本次展览由上海万事利和安徽桑澜醉润联合承办!
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名誉会长赵树栋:今天是个好日子,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我们在上海万事利海派艺术中心迎来紫有中国——沉浮艺术展隆重开幕,今天也是沉浮副会长的六十岁生日,所以今天也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举办一个特殊的展览,也让大家认识了解一个特殊的人才,沉浮几十年来经过不懈追求和艰苦的努力取得了突出的艺术成就,概括他成功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一种特殊的出类拔萃的策划能力;比如中国画画中国活动,多年来在美术界产生了强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这就是沉浮的策划杰作;二是有一种特殊的勇于探索的创作素质;他在艺术创作方面,不拘一格,不亦步亦趋,勇气探索,敢为人先,比如汉字画艺术就是他多年来深入研究,反复探索而为文化艺术增添的又一个引人注目的艺术成果。三是有一种特殊的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他的人生道路,艺术道路,和生活工作,乃至于身体等方面都曾经遇到过若干的困难、挫折,但沉浮有一种不屈不挠,俞挫俞坚的闯劲,拼劲,韧劲,从不向困难低头,亦不向挫折屈服,而是迎难而上,坚韧不拔,所以他取得这样突出的的艺术成功也是情理之中。
祝愿沉浮再接再励,勇攀高峰,在艺术创作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沉浮,当代中国画坛极具辨识度与思想性的艺术家,上世纪60年代生于庄子故里,自幼便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早年负笈京城求学,多年来对中国传统水墨及其哲学精神进行了系统性研习,视野遍布全球,对艺术的现代性有着独到理解。沉浮的艺术根植于中国文脉,并在当代情境下不断进行艺术实践,拓展了中国书法与绘画艺术的边界,形成了带有强烈识别性的艺术风格。
沉浮作为传统书法与色彩的革命者,他的“汉字写中国”书法实践,突破了传统书法的巢窠,蕴画于书,亦书亦画,独创了立足传统的当代书法造型;在多年的创作实践里对传统笔墨色彩作了深入解析研究,他将“红”、“黄”、“紫”等色彩与传统笔墨进行系统研究与创造性运用,并深入挖掘矿物颜料、植物染料乃至现代工业色料的表现力,构建起一套既承载传统意蕴、又极具当代视觉张力的“沉浮色谱”。
“紫有中国”画展,呈献了沉浮先生近年来以“紫”为主色调创作的一批书画作品,沉浮先生从中国传统的桑蚕文化中汲取创作灵感,感悟桑丝之华美,桑土之陶用,桑椹之纯酿,由此抒发笔墨意趣,并根据作品衍生出了系列文创产品,深刻阐释了紫色作为中国文化精神象征的独特地位,又实现了画家艺术风格在器物上的完美融合。
本次展览是沉浮从事艺术创作以来,创作成果的集中展示。
据悉展期至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