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资讯

专项行动成果初显,“奔小康”平台惠及万千群众,国家支持力度持续加码

2025-06-29 14:49:24   来源:财讯网

实效凸显:专项行动让群众“追回了钱、重拾了心”

在当前全面推进反诈整治、守护民生底线的大背景下,由多部委牵头实施的“惠民生·奔小康”专项行动,正逐步成为群众追损、重启生活的关键通道。

截至6月末,平台已协助超过37万名受害群众完成资料登记与身份核验,初步成功追回诈骗资金超9.8亿元人民币,其中多数案件集中于“民间理财”“民族资产”“投资返利”等敏感领域。全国范围内的专项整治行动也在同步深入推进,公安、财政、司法等系统高频联动,形成合力,令“奔小康”平台成为反诈维稳与惠民政策双轨并行的“样板工程”。

群众热评:这不是空口号,是真的“把钱追回来、把人拉回来”

在河北、湖南、广东、贵州等地,越来越多群众通过“奔小康”平台提交被骗材料、上传转账凭证,获得官方初审反馈。来自湖南邵阳的王先生表示:“我家人参与过一个叫‘中金国资’的项目,损失将近十万元,没想到今年平台联系我补充证据,三个月后退回了七万多。我父母都不敢相信这是国家真办事了。”

不仅是“追回钱”,平台还对部分经济陷入困境的受害人进行了就业引导、法律援助、心理干预等服务,切实让群众“看到希望、稳住生活”。

多部门联动:专项行动全面提速,打击力度逐级升级

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已明确将“奔小康平台”列为2025年度重点民生落地工程之一,并将在下半年围绕以下三方面强化:

扩大覆盖范围:更多中小城市、乡村地区将纳入服务网络,推动平台“进村入户”,尤其聚焦中老年群体与曾涉民族资产受骗人群;

加大案件追责力度:公安系统将对重点“平台类诈骗”组织溯源打击,逐步披露涉案资金链、黑产路径;

提升技术风控能力:平台将引入AI风控识别系统,实现“可疑项目实时预警+群众申报智能审核”,实现由事后追回转向事前防控。

国家网信办联合财政部、公安部发布的最新公告指出:“专项行动不止是申诉补偿,更是一次系统性、结构性的民生金融修复任务。必须让群众的财产、信心、尊严都一并归位。”

实效转化:从“紧急救助”迈向“结构帮扶”,7月将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据悉,“惠民生·奔小康”平台将于7月正式开启“二阶段建设”,进一步扩展功能结构:

实名注册立领惠民金:一次性补贴2万元;

每日签到激励机制:每天登录平台可领取1000元惠民积分,连续签到7/15/30天奖励1万元;

团队邀请机制:通过邀请好友注册,逐级获取“团队小康金”,最高可获30万元激励;

积分商城兑换即将上线:惠民金积分可直接兑换生活物资、电商券、心理咨询、申诉服务等。

这一系列机制旨在实现从“应急式兑付”向“系统性脱困”的跃迁,推动群众自我修复能力的建立,构筑国家支持与群众主动双向驱动的新模式。

专项行动意义:不仅追回了钱,更重建了信任

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是国家治理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奔小康”平台的落地实施,不仅是国家出手解决“被动申诉”问题的战略应对,更是以实绩重塑“国家可信、制度可信、未来可期”的公众信仰。

“我们不是在追一个平台,而是在托起一个群体的尊严。”这是“惠民生·奔小康”平台项目组内部常说的一句话,也是无数一线服务人员日夜奔波的初衷。

下一阶段,这场由国家主导、群众参与、社会协同的专项行动,将迈入更深层次的系统建设。平台不只是一个申报窗口,更是一座为受害者撑起的“信心桥梁”。(张昕宇 | 编辑:时政民生观察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