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党百年的重要历史节点,电视剧《觉醒年代》横空出世,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为我们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观看这部剧,犹如经历了一场灵魂的洗礼,让我对那个觉醒的时代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感悟。
剧中,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觉醒和国家独立,不惜牺牲个人一切。陈独秀创办《新青年》,高举 “民主” 与 “科学” 大旗,犹如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明灯,唤醒了无数青年的爱国热情。他以笔为剑,向封建礼教和旧思想发起猛烈攻击,为新思想的传播开辟了道路。李大钊则以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的精神,为革命事业四处奔走。他深入工人阶级,了解他们的疾苦,向他们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他的演讲和文章充满激情与力量,激励了无数人投身革命。毛泽东在长沙建立新民学会,创办《湘江评论》,发出 “天下者,我们的天下” 的呐喊,展现了青年一代的担当。他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在不断的实践和思考中,逐渐成长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剧中对青年革命者的刻画。陈延年和陈乔年两兄弟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义无反顾,最终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们在法国勤工俭学时,面对艰苦的生活条件和复杂的政治环境,始终坚守自己的信仰。陈延年在赴法途中说:“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换来的幸福吧。” 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他们为了理想,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甘愿牺牲自己的一切。陈乔年在走向刑场时,尽管遍体鳞伤,却依然坚定地迈出每一步,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革命的无畏和对未来的希望。这种为理想献身的革命精神,让我深刻体会到革命先辈们的伟大,也让我明白,正是他们的觉醒和奋斗,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觉醒年代》还展现了革命时代思想的碰撞与交锋。蔡元培的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理念,为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提供了广阔空间。在北京大学,各种思想在这里汇聚、碰撞,新旧文化阵营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辜鸿铭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以及胡适对西方文化的推崇,共同构成了一个多元复杂的思想舞台。这种思想的碰撞与交锋,不仅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激荡中,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逐渐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从而坚定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救国救民的真理。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观看《觉醒年代》让我深感责任重大。革命先辈们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为我们开辟了一条光明的道路,我们应当继承他们的遗志,弘扬革命精神。在当今时代,我们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科技的飞速发展、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都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像革命先辈们一样,保持对真理的追求,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在学习和工作中,要勤奋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们还要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不屈不挠,勇往直前。
“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换来的幸福吧。” 革命先辈们的话语依然在耳边回响。《觉醒年代》让我们铭记历史,更让我们明白自己肩负的使命。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要以觉醒之火,照亮前行之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康宏焯-气象海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