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资讯

金龙收藏

2025-06-27 17:03:54   来源:今日热点网

46548cfc55df216068c3bf5927496baa_.jpg

出物地点:景德镇

所属年代:明朝宪宗成化年间

简介:明宪宗成化(公元1465-1487)时的景德镇官窑。成化青花采用国产的平等青,颜色蓝中微泛灰青,没有宣德青花的那种里斑,以色泽柔和,淡雅而著称。这时的彩瓷被推为明代八大时期之冠,淡描五彩精雅绝伦。 主要器形有瓶、杯、罐、洗、碗、盘等。胎质纯洁,白釉如脂,彩色精良,笔法流利,造型秀美,造型玲珑俊秀,胎体细8润晶莹,彩料精选纯正,色调柔和宁静,绘画淡雅幽婉。胎质细腻纯净,胎体轻薄,修胎规整厚胎者美如玉,薄胎者玲珑透体在光线透视下,显现肉红色。露胎无釉的底足,呈黄褐色或暗褐色斑点,俗称“糊米底”,为成化窑独创。

64a8006fc1dcb9f4964ab13f76d27196_.jpg

黄色,谐音皇色,国人谓之皇帝专用色。黄地青花瓷器始创于明宣德朝,是低温黄釉与高温釉下彩青花瓷工艺相结合的产物。其制作方法为在已烧成的白地青花瓷器上,在白釉处以低温黄釉填满,复入红炉经850℃-900℃低温烘烤而成。所谓黄地青花,意思是直接把黄釉浇在青花瓷上,而不是采用填白的方法,露出青花原色不覆盖二次釉的技法。这种技法比在青花瓷器上用黄釉填空的办法更加简洁,而且也不会出现填色不满的缺陷,理论上比瓷面比黄底青花瓷器更为干净,精致。黄釉作为一种以铁为呈色剂的低温釉色,早在唐三彩上就已出现。纯粹的黄釉器见于成化时期,弘治朝继承并发扬光大,呈色稳定、釉面光亮,较之成化的淡黄釉显得深厚,较之后来正德黄釉浅淡适中,遂成一代名品,代表着历史上低温黄釉的最高水平。因采用浇釉方法施釉,色彩淡而娇艳,如鸡油一般,故弘治黄釉也被称为“浇黄”或“娇黄”。黄地青花因黄色寓意高贵堂皇,黄蓝两色又相映成趣,自创烧之始即为宫廷所重,宣德以后各朝均有烧造,成化、弘治两朝烧制量最大。

1dd012acc3d57cdbf68097ccb617a2ca_.jpg

此品高度约30厘米,通体施黄釉青花加矾红,配色醒目明亮,龙纹绘画生动,符合时代特征,款式也非常标准。

国内资深收藏家金龙先生旧藏,有喜欢瓷器都可以关注,本品会在北京举行拍卖,拍卖时间为11月份至12月份。

002e23546acc2dd6792dd21561e329ba_.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