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一座城市的营商环境好不好,关键要看法治化程度高不高。
2025年是《法治新区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等法治建设系列规划实施的收官之年。在此关键节点,西海岸新区工委全面依法治区办公室立足新区实际,出炉《西海岸新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分析报告》(以下简称《分析报告》),系统梳理法治创新实践。《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新区先后启用全国首家政务服务法治活动中心、启动北方首个国家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试点、形成50余项创新经验举措、兑现“免申即享”政策资金超10亿元、审结涉民营企业纠纷1.8万余件、开展“点单式”惠企法律服务1.34万次,新区经营主体活跃度达84%,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成效显著。
走进新区政务服务中心,“高效办成一件事”综合窗口的标识格外醒目。这里正是新区优化营商环境6.0版攻坚行动的“主阵地”。2024年,新区将“高效办成一件事”与优化营商环境深度融合,发起优化营商环境6.0版攻坚行动,235项一件事服务场景实现“集成一次办好”。
制度创新是新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先手棋”。依托《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条例》和国家、省市支持政策叠加效应,新区持续深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创新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机制,有序承接省市赋权事项450件,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与营商环境深度融合。全国首家政务服务法治活动中心、北方首个国家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试点地区相继启动,为企业提供从政策咨询到知识产权保护的全链条服务,形成府院联动、“一站式”矛调中心等50余项创新经验举措。《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新区承接省市权限办件量分别突破26.2万件、22.8万件,兑现“免申即享”政策资金超10亿元,经营主体活跃度达84%。
针对企业多元化法治需求,新区创新推出“产业链+法律服务”模式,通过“企业点单、部门制单、团队接单、企业评单”的闭环机制,为企业量身定制法律解决方案。2024年,新区开展“点单式”惠企法律服务1.34万次。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分析报告》指出,面对企业和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新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任重道远。
记者从区依法治区办获悉,今年,新区将聚焦涉企服务精准化、政策落地实效化、执法监督智能化,深入开展“环保合规进百企”等活动,研究制定《加强政法机关和工商联及行业商会协会常态化沟通的措施》,持续提升新区“扫码执法”阳光监督平台建设,创新推出企业分类“画像”,根据企业规模、行业特性精准推送政策包。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区依法治区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锚定立制、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贯通发力,采取一系列法治化举措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着力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让法治成为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最亮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