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资讯

基层年轻干部从水土不服到得心应手

2025-06-27 13:51:17   来源:实况网

今年是建党104周年,也是我参加工作的第四年,回顾我成长的历程,感受很多。2021年我作为一名选调生考入机关,工作已经三年多了,主要从事文字材料相关工作。回顾这几年工作历程,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我也参与了旅发大会、疫情防控、省巡视、主题教育、大气污染攻坚等中心工作,逐渐从一个“三门干部”成长为一名基层“组工干部”。主要有四点感受:

第一点感受:学习和思考绝不能停止,争做不断成长型的组工干部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和思考是一名年轻干部成长的重要课题。记得刚进入组织部时,我也曾陷入本领恐慌的焦虑,不会写材料,只做发发通知、收收材料这样事务性工作。后来开始单独写个小通知、网评文章,再到后来写工作方案工作总结、调研报告、领导讲话等等,对公文写作知识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但是写作质量不够高。后来通过总结发现,想要写好一篇材料,光靠机械的抄肯定是不行的,必须要在大量搜集材料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思考,好多稿子都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写出来的。比如写一篇评论文章,就要绞尽脑汁思考怎么起标题,才能让文章耳目一新的同时又有深度和见解;怎么写框架结构才能让文章紧凑有逻辑;内容怎么写才能写的有血有肉、有说服力。领导讲话怎样才能写的既有高度,符合上级精神和文件政策,又能结合永年实际、组织部工作实际,通俗易懂接地气。因此,我认为只有不断学习和思考,才能跟上时代发展和工作要求。

第二点感受:实干和担当要形成习惯,争做让人放心型的组工干部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党员干部在其位就要谋其政、负其责,要把能否履职尽责作为衡量一个干部合格的试金石。在组织部,我见过很多老黄牛式样的干部,他们经常默默无闻的加班干活,把完成工作当成了一种习惯,而不是领导要求的任务。我要以他们为榜样,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特备是遇到事情不能相互推诿扯皮,说这个工作不是我们股室的进行推活,而是应该主动去担当作为、去解决问题。作为研究室的工作人员,主要工作就是做文稿服务工作,对上级和领导交办的任务应该谨记两点:一是要做到“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二是要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做一名做事让人放心的组工干部。

第三点感受:敢拼和较真来激活潜能,争做能抗硬活型的组工干部

古人讲“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组工干部作为全区干部队伍中的“排头兵”,任何时候都不能降低工作标准,有有一股子较真和拼搏的劲头,把每项工作做到极致。作为一名年轻干部,一定要杜绝“差不多”思想,在把工作做到自己满意程度同时,自身也会取得成就感。工作几年来,听身边很多人说乡镇干部能抗硬活,在区直单位工作上手更快。我认为组织部的干部也要有乡镇干部的一股拼劲,始终保持工作的激情和活力,多参与全区的中心工作,在经风雨、见世面的过程中增长才干,在实践中磨砺出勇担重任的能力和本领。

第四点感受:纪律和规矩要融入生活,争做作风优良型的组工干部

关于作风建设,我有两点体会。一是最近开展的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对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学习我也对作风建设的有了更深的认识。比如“为政之道,修身为本。”讲的就是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职务的提升而提高,要必须常学习常修炼,抓好思想上的固本培元。二是有时候下去调研考察,会听到说某某干部规矩和纪律意识强,意思就是这名干部能够服务中心和大局,对领导安排的任务能够不折不扣地落实下去,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品质,会直接影响到这个班子的团结度和战斗力。作为一名年轻干部,要始终把作风建设融入到日常生活生活,常学常修,同时严格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坚决杜绝“假大空”的形式主义、“冷横硬”的官僚主义、“躺平式”的享乐主义和“铺张浪费”的奢靡之风,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永年区委组织部 白喜龙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