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参与厦门银行业金牌宣讲员大赛并包揽冠亚军,聚焦重点人群举办主题特色的金融知识宣传活动。中国建设银行厦门市分行(以下简称“厦门建行”)积极开展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活动,通过形式丰富的金融知识宣教活动,持续提升公众金融素养,助力构建安全和谐有序的金融消费环境。
金牌宣讲员大赛
建行包揽冠亚军
6月6日,厦门市银行业协会举办了厦门银行业金牌宣讲员大赛暨2025年厦门银行业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活动启动仪式,活动吸引了厦门银行业会员单位积极响应、踊跃参与。
预赛中,选手提交的宣讲视频聚焦多元场景:进社区为老人科普防范养老诈骗,入校园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消费观,下企业为新市民普及实用金融知识,充分展现了相关单位和人员的专业素养与服务基层的决心。经过评选,最终12位选手晋级决赛。
决赛现场,12位晋级选手围绕保障客户权益、防范金融风险、诚信文化建设等与2025年金融知识万里行活动高度契合的主题,结合自身丰富的工作经历,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案例,将金融知识深入浅出地传递给现场听众。
本次比赛中,厦门建行选手表现出色,观音山支行戴悦婷、厦大支行黄清亲包揽了本次比赛的冠亚军。两位选手激情宣讲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深情演绎“以义取利、义利共生”金融价值观,展现了中国特色的金融文化,弘扬了建行的新时代担当精神。
普及金融知识
建行亮点纷呈
厦门建行在厦门银行业金牌宣讲员大赛中的亮眼成绩,不仅是对两位选手个人能力的肯定,更是厦门建行长期以来深耕金融知识普及工作的生动写照。
培养出了金牌宣讲员的厦门建行观音山支行和厦大支行,在日常金融知识普及方面同样表现出色,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将金融知识送到群众身边。
厦大支行以“张富清金融服务队”为载体,积极开展“金融安全+生命守护”系列活动,展现张富清金融服务队“扎根群众、为民护航”的使命担当。厦大支行还注重将金融知识与传统文化、节日活动相结合,创新宣传形式。端午节前夕,支行开展“粽子香传温情 金融护民生”主题投教活动,将金融知识普及与传统节日文化深度融合。工作人员通过动画演示、情景问答等方式,生动拆解非法集资套路,引导客户识别虚假宣传、理性评估风险。支行还积极参与学雷锋系列活动,普及反诈知识、消保权益,将金融消保知识与交通安全意识相结合,提高公众的综合素质。
观音山支行则主动深入社区、学校、企业,通过发放折页、讲解案例、互动体验等形式,普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金融风险防范技巧等。支行还积极开展主题特色活动,在世界健康日当天开展“守护健康人生,护航财富未来”宣传活动,重点推广“建行数字安全工具”,提高市民对金融安全的重视程度。
金融小课堂
揭秘非法集资骗局 谨防高利高息陷阱
一是承诺高额回报。不法分子编造“天上掉馅饼”“一夜成富翁”的神话,许诺投资者高额回报。为了骗得更多人参与集资,非法集资人在集资初期往往按时足额兑现承诺本息,待集资达到一定规模后,便秘密转移资金或携款潜逃,使集资参与人遭受经济损失。
二是编造虚假项目。不法分子大多通过注册合法的公司或企业,打着创业创新等幌子,编造各种虚假项目,有的甚至组织免费旅游、考察等,骗取社会公众信任。
三是以虚假宣传造势。不法分子在宣传上往往一掷千金,聘请明星代言、名人站台,在各大媒体发布广告、在著名报刊上刊登专访文章、雇人广为散发宣传单、社会捐赠等方式,制造虚假声势。
四是利用亲情诱骗。有些非法集资参与人为了完成或增加业绩,采取类传销手法,不惜利用亲情、地缘关系,编造自己获得高额回报的谎言,拉拢亲朋、同学或邻居加入,使参与人员迅速增加,集资规模不断扩大。
相关链接
四大举措深化金融知识普及
厦门建行做好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月、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宣传活动,聚焦重点领域、重点人群加强风险预警提示,做好线上线下一体化宣传。
一是发布一批宣传资料。统一印制发布宣传资料,通过厅堂内设备轮播主题海报、短视频,通过公众号、微博等发布宣传长图,通过企业微信、短信平台发布风险提示,精准覆盖重点群体,做好渠道传播。在广播电台投放风险提示,提醒市民“远离非法金融活动,守好您的钱袋子”。
二是组织一系列宣传活动。制定活动方案,因地制宜开展宣传活动,依托劳动者港湾、金融消保驿站、金融教育基地开展专题活动,组织员工深入聚焦“一老一少一新”、残障人士、外籍来华人士、高净值人群等群体,做好“七进入”宣传。
三是举办一轮宣导培训。组织员工积极参与全国防非知识答题活动,以赛促训,打造更专业的宣传队伍。通过晨夕会、专题会等方式组织员工学习防非反诈知识,切实增强员工主动宣教意识、风险防范意识和甄别违法犯罪行为的业务技能。
四是征集一批典型案例。面向员工征集以案说险、典型案例等内容,通过内外部渠道积极发布;同时,通过媒体刊发活动宣传报道,进一步扩大宣传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