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城市供热管网热损失降低2个百分点”的硬指标,传统供热模式在“双碳”目标下的转型压力愈发紧迫。能耗高、能效低、管理粗放等痛点,倒逼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寻求突破。在这场变革中,海威茨以“全链条覆盖、全场景渗透”的智慧供热解决方案,正悄然改写城市供热的底层逻辑。
从“经验驱动”到“数据智控”:破解供热效率困局
传统供热依赖人工经验调节,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供需关系。海威茨的破局之道,在于构建“软件定义系统+硬件精准执行”的闭环生态。其热源管理方案通过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测锅炉、热泵运行状态,AI算法动态优化多能源配比,使能耗成本降低;一网平衡系统则基于GIS地理信息与数字孪生技术,动态分配换热站流量,结合气温、湿度预测负荷,泄漏爆管风险预警响应时间缩短至秒级。在某大型供热项目中,这一系统将管网热损失率下降远超政策目标。
从“粗放供热”到“按需供给”:让科技回归民生温度
智慧供热的终极目标并非仅是节能,而是实现“舒适与效率”的平衡。海威茨的突破性实践体现在对“最后一公里”的极致打磨:二网平衡方案通过温度传感器与智能算法动态调节电动阀开度,攻克户间温差超5℃的行业顽疾;分户计量系统支持分钟级数据采集与AI能耗分析,用户可通过室温控制器自主调节温度,避免能源浪费。河南某小区应用后,居民投诉率下降,单位面积能耗降低。更值得关注的是,其智慧运营平台集成3D数字孪生驾驶舱,将资产管理、客服响应等六大模块融合,某供热企业借此实现工单结单效率提升50%、年度运维成本大幅下降。
从“单点突破”到“生态重构”:定义行业新标准
海威茨对行业的进阶贡献不止于提供技术方案,更致力于重塑行业标准。其巡检解决方案通过PDA+RFID设备实现轨迹可视化与隐患闭环处理,机器学习优化巡检路径使故障率降低;分户计量产品支持NB-IoT/4G多模通信,在管道井等复杂环境下仍保持数据采集精度,填补了数据传输技术短板。这些创新已形成辐射全国的示范效应:从山东到新疆,从市政集中供热到老旧小区改造,超100个地域接入其智慧供热网络,累计减少碳排放甚为可观。
在寒潮频发的2024-2025供热季,海威茨系统在多地经受住极端天气考验,保障了供热稳定运行。这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缩影——当数字基因注入传统民生领域,纷繁复杂的管网中流淌的,终将成为有温度的城市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