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资讯

经期疼痛别硬抗 —— 正确认识原发性痛经与药物调理

2025-06-17 11:20:32   来源:中国焦点日报网

每个月的那几天,不少女性都会经历不同程度的痛经。有的人只是轻微不适,而有的人却疼得脸色发白、冷汗直冒,甚至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面对痛经,很多女性选择“忍一忍就过去了”,或者随便喝点红糖水应付,却忽视了背后可能隐藏的健康问题。

痛经并非“理所当然”,它可能是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痛经的类型、原因,以及如何科学应对,避免因忽视而延误治疗。

一、痛经分两种:原发性和继发性,别搞混了!

痛经主要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它们的成因和应对方式完全不同。

1. 原发性痛经:没有器质性病变,但疼痛明显

特点:多见于年轻女性,尤其是初潮后1-2年内开始出现。 疼痛通常出现在月经来潮前1-2天或月经第一天,持续2-3天。 表现为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可能伴随腰酸、恶心、乏力,但一般没有其他疾病。

原因:

→ 前列腺素分泌过多:月经期间,子宫内膜脱落时会释放前列腺素,导致子宫强烈收缩,压迫血管,造成缺血和疼痛。

→ 宫寒或血瘀:中医认为,经期受凉、气血不畅会导致“寒凝血瘀”,表现为经血颜色暗、有血块,小腹冷痛,热敷后缓解。

2. 继发性痛经:疾病引起的疼痛,需及时就医

特点:多见于育龄女性,尤其是25岁后疼痛逐渐加重。 疼痛时间长,可能从经前持续到经后,甚至非经期也有不适。可能伴随异常出血、性交疼痛、不孕等症状。

常见病因:

→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组织长到子宫外(如卵巢、盆腔),每次月经时这些组织也会出血,引发炎症和粘连。

→ 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导致子宫增大、痛经加重。

→ 盆腔炎、宫颈狭窄等疾病也可能引起痛经。

重要提醒:如果痛经越来越严重,或伴随异常症状(如非经期出血、性交痛),一定要就医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避免延误治疗!

1750130092247372.png

二、原发性痛经如何调理?止痛药不是唯一选择

对于原发性痛经,改善生活方式和合理用药可以有效缓解疼痛。

1. 日常调理:暖宫、活血、忌生冷

保暖:避免经期受凉,尤其是腹部、脚部,可用暖水袋热敷小腹。

饮食:忌冰饮、辛辣刺激食物,适量喝姜茶、红糖水(适合寒性体质)。

运动:经期前适当运动(如瑜伽、散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瘀。

2. 药物调理:痛经片的合理使用

对于前列腺素过多或血瘀型痛经,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下药物:

西药:布洛芬、萘普生等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来止痛,建议月经前1-2天开始服用效果更好。

中成药:如痛经片,具有活血散瘀、温经止痛的作用,适合寒凝血瘀型痛经(表现为经血暗紫、有血块、小腹冷痛)。

注意: 止痛药不宜长期依赖,如果每月需大量服用才能缓解,建议就医排查原因。

1750130103199148.png

三、这些情况别硬扛,赶紧看医生!

虽然大部分年轻女性的痛经属于原发性,但以下情况可能是继发性痛经的信号,需尽快就医:

1. 痛经逐年加重,止痛药效果越来越差。

2. 非经期也疼痛,或伴随性交痛、排便痛。

3. 月经异常:经量突然增多、经期延长、不规则出血。

4. 不孕:备孕1年以上未成功,且痛经明显。

可能需要的检查:

妇科超声:排查子宫肌瘤、腺肌症、卵巢囊肿等。

CA125检测(肿瘤标志物):辅助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

腹腔镜检查:直接观察盆腔情况,确诊内异症。

四、总结:科学应对痛经,别让“忍一忍”害了自己

√ 分清痛经类型:年轻女性多为原发性,25岁后新发或加重的痛经要警惕继发性。

√ 原发性痛经:可通过保暖、热敷、止痛药(如NSAIDs或痛经片)缓解。

√ 继发性痛经:可能是疾病信号,需尽早检查,避免病情恶化。

√ 别乱吃药:长期依赖止痛药可能掩盖病情,中药需辨证使用。

记住痛经不是“女性必须忍受的宿命”,科学调理和及时就医才能更好地保护健康!

175013012463002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