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风掠过澧县,带来了栀子花香,也捎来了高考的气息。2025年6月7日,110千伏关心变电站内,56岁的孙辉正盯着监控屏幕,眼神专注而坚定。今年,是他参加工作的第三十六年,也是参与高考保电的第十八个年头。
回想起第一次参与高考保电,那时的孙辉还是个攥着巡检记录本的“新手”。面对复杂的设备和沉甸甸的责任,他既紧张又兴奋。十八年前的保电条件远不如现在,全靠人工巡检,拿着望远镜观察设备,耳朵贴在变压器上听异响,常常一忙就是一整天。可孙辉从不喊累,跟着师傅们穿梭在变电站的各个角落,认真记录每一个数据。
如今,技术不断进步,红外测温仪、远程智能巡视等先进设备相继投入使用,但孙辉依旧保持着那份执着。
“技术先进了,可保电的责任心不能丢。”他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今年高考前夕,他像往年一样,提前进入“高考保电时间”。设备特巡次数比平时多了一倍,应急预案在脑海中反复推演,连休息时都惦记着变电站的情况。
同事们都知道,只要夏风渐起,孙辉就会变得格外“较真”。有一次,智能监测系统显示一切正常,但孙辉在例行巡检中,凭借多年经验,发现一台设备的声音有些细微异常。他立刻组织人员进行全面检查,果然查出一处潜在隐患,及时排除了故障,避免了可能出现的供电问题。
这些年,孙辉不仅守护着变电站的设备,还承担起了“传帮带”的责任。青年员工陈伟强刚入职时,对保电工作充满迷茫。孙辉耐心地带着他熟悉设备,手把手传授特巡要点和应急处置方法。“保电无小事,一个螺丝的松动都可能影响远方考场的灯光。”孙辉的这句话,深深印在了陈伟强的心里。在孙辉的影响下,陈伟强快速成长,也逐渐明白了保电工作的重要意义。
高考当天,考场内,笔尖沙沙,学子们奋笔疾书,书写着青春的梦想;变电站内,设备嗡鸣,孙辉和陈伟强全神贯注,守护着供电的稳定。十八年的坚守,让孙辉从青涩小伙变成了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岁月染白了他的头发,却从未改变他守护光明的初心。
当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孙辉看着运行正常的设备,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又一届学子的梦想,在他们的守护下,正扬帆起航。而他与高考保电的约定,还将继续……(易雨欣 龚婷)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