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河入海口的壮丽画卷中,活跃着一群年轻的身影。他们是来自山东石油化工学院的“展翅翱翔”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近三年来,这群心怀热忱的大学生志愿者,将保护黄河口湿地生态、守护鸟类家园的使命扛在肩上,足迹踏遍东营市近百个村镇,将鸟类科普知识播撒到千家万户,为黄河口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独特的青春力量。
黄河口国家湿地公园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驿站,鸟类资源丰富,生态地位极其重要。认识到保护这片湿地及其“空中精灵”的紧迫性,“展翅翱翔”团队应运而生。他们利用寒暑假、周末等课余时间,不畏严寒酷暑,深入东营市沿黄区域,持续开展“黄河口国家湿地公园鸟类保护科普行动”。
为了让鸟类保护知识更生动、更易懂、更深入人心,团队成员充分发挥创造力和专业优势,自行创作了科普动画短片,用生动的画面讲述候鸟迁徙的故事、本地珍稀鸟类的习性以及保护湿地的重要性。同时,他们精心绘制了系列科普绘本,图文并茂地展示黄河口鸟类的魅力,这些原创作品成为了他们深入乡村宣讲的“利器”,极大地提升了科普宣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从城市近郊到偏远乡村,“展翅翱翔”团队的旗帜在近百个东营市村落飘扬。他们走进社区活动中心、乡村学校、田间地头,通过举办科普讲座、播放自制动画、展示绘本、设置互动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面向村民、学生、基层干部等不同群体,耐心细致地讲解鸟类保护知识、湿地生态价值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累计宣讲覆盖规模已超千人,有效提升了当地居民,尤其是青少年对黄河口鸟类及湿地生态保护的认知和参与意识。
“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黄河口鸟类的珍贵,激发大家共同守护这片生态家园的热情。”团队负责人表示。三年如一日的坚持,“展翅翱翔”团队不仅成为了黄河口鸟类保护的积极宣传者,其扎实的工作和创新的形式也为地方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来自高校学子的智慧与力量。他们的行动,是当代大学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投身社会实践、服务国家战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
未来,“展翅翱翔”团队表示将继续扎根黄河口,深化科普内容,拓展宣传形式,让鸟类保护的声音传播得更远,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加入守护绿水青山、共建美丽中国的行列,为黄河口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书写更加精彩的青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