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资讯

在学思践悟中擦亮作风建设金色名片 ——以系统思维推进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落实

2025-06-05 10:04:54   来源:中国焦点日报网

党的作风是党群干群关系的“晴雨表”。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十年以来,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重塑党风政风,推动社风民风持续向好,八项规定已然深刻改变了中国。面对新征程的复杂考验,党中央继续深化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释放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鲜明信号。各级党组织需以系统思维统筹“学、查、改、建”,让八项规定精神成为新时代新征程作风建设的“金色名片”。

一、以学铸魂:构建“知信行”一体化学习体系

落实八项规定首先要深化理论武装,要从三个维度上筑牢思想根基:在政治高度上,深刻认识规定精神是“两个维护”的实践载体,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校培训等载体,将“八项规定是政治纪律”融入干部思想血脉之中;在历史厚度上,梳理百年党史中作风建设的传承脉络,从延安整风到新时代“组合拳”,把握“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的历史规律,深刻认识作风建设对党和国家建设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实践深度上,建立“学习+调研+解题”机制,推动规定精神与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工作融合,在解决群众问题的实践中检验学习成效。

二、以省正身:建立“全周期”问题查纠机制

作风问题本质是党性问题,需构建立体化查纠体系:开展政治体检,要聚焦“七个有之”,通过民主生活会、政治生态研判,深挖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偏差现象;进行作风扫描,要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公务用车、财务报销等数据,精准识别“车轮上的腐败”“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隐形变异问题;进行民意问诊,要依托“民生热线”“码上监督”,将群众投诉集中领域列为“风险点”,倒查干部“中梗阻”现象。同时,要激活“内在自觉+外在监督”协同效能:常态化开展党性作风复盘,推动干部自查自纠;整合“四项监督”力量,建立跨部门线索移送机制,对顶风违纪实施“一案双查”,形成“查处一个、震慑一片”的警示效应。

三、以行增效:完善“破立并举”治理闭环

落实八项规定的关键在“行”,需构建“问题发现—精准整改—长效巩固”链条:以目标导向制定“作风建设攻坚清单”,实行台账式管理,如针对会议效率问题推行“无实质内容不开会”准则;以结果导向引入第三方评估,避免“自说自话”式验收;以长效导向修订公务接待、考核督查等制度,将“基层减负”等经验固化为制度“硬约束”。 此外,要把握“减与增”“严与暖”的辩证统一:精简会议文件、规范考核评比,为干部松绑减负;建立担当作为正负清单,激励干部在一线实干。对违纪行为“零容忍”,对干事者落实容错纠错,推动作风建设从“治已病”向“治未病”升级。

四、以文化人:培育“不愿腐”的廉洁生态

作风建设的最高境界是文化自觉。家风建设作为“第一道防线”,要通过家属助廉承诺、廉洁故事会等形式,以先进模范人物的事例等典范涵养政德;构建廉洁文化立体化传播矩阵,利用红色资源开展沉浸式教育,制作动漫短片、文娱项目等创新载体,利用短视频平台、VR技术等广大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让严肃纪律转化为生动的文化表达;推动廉洁文化进机关、社区、农村,如编排廉政小戏曲、快板等受大众欢迎的节目形式,也可在非遗剪纸中融入“戒奢尚俭”等元素,让规定精神从“文件文本”走向“文化脚本”,以切实的行动推动形成“以文化人、以风成俗”的社会风尚。

从“徙木立信”的改革魄力到“滴水穿石”的战略定力,中央八项规定的十年实践,彰显着党“刀刃向内”的政治勇气与“枝叶关情”的为民情怀。在新征程上,需以理论清醒引领政治坚定,以系统思维统筹“学查改”贯通,以文化浸润培育新风正气,让作风建设始终成为党的建设的“金色名片”。这既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更是对未来发展的庄严承诺——唯有把作风建设作为永恒课题,以“常抓不懈”的韧劲与“化风成俗”的巧劲,方能赢得党心民心,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不竭动力。

(向归)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