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现代中国,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时代背景下,应当形成怎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当构建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适应当代中国的发展,是当前理论和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深刻把握“两个结合”思想原则,构建与当代中国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然层面的理解
所谓“实然”就是指实际上、具体是怎样的。当前,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实际上指的是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然形态。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利益结构和价值观念也日趋呈现出多样性和层次性。在这样的形势下,不同价值观交织在一起,产生激烈冲击和碰撞,使部分人的思想认识出现模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显示出加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表明了党和国家对于构建与当代中国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整合了当前多样化价值观念的可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对真、善、美价值的追求一致,是人类最根本的价值追求,是对全体社会成员价值观念的提炼与升华。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了对中华民族传统价值文化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体现中华传统价值观念的精髓,能够通过包容差异来促成不同群体达成思想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整合多样化价值观念,增进社会思想观念共识的作用。
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然层面的理解
所谓“应然”就是指应当是怎样的,更多的是从社会发展规律的角度来讲。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各种各样前所未有的新价值观念层出不穷,这些新价值观念所带来的冲击与挑战也是难以避免的。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发展应该通过有效地寻求社会公共理性需求和整个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共识,充分地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共同的价值观念,在此基础上,形成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核心价值体系。因此,当前这些并存的多样价值观,是提炼和凝聚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资源。从应然层面上讲,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当包括以下三层内涵:一是应该包涵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等;二是应该包涵中华传统优秀价值观,如仁、义、礼、智、信等;三是应该包涵人类文明共有的先进价值观,如自由、民主、平等、友善等。
三、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然层面的理解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然建立在人类文明基础之上,兼容并包各个时代文明价值的精华。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然是一种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观。第一,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进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给我们提供了辩证的逻辑思维形式和认识世界的理性工具。第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开启了一个个崭新的历史局面和时代篇章,其弥补了中国传统思想及西方思想中“民主与科学”的不足,科学地回答了当代中国发展的目标、道路、策略和方法问题。时至今日,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仍然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都属于实践哲学的范畴。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然是一种坚持对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的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构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丰富而深厚的思想资源,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和启迪作用。
推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进程,是对人类先进文明的吸收和借鉴过程,离开了对人类社会共同价值观的合理借鉴,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也就失去了丰富的历史内涵;离开了对人类社会共同价值理念的批判与超越,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和存在的理由。在对待人类社会共同价值观的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决反对两种错误的思想倾向:一是对人类社会共同价值观念的全盘肯定,照搬人类社会共同价值观的倾向;二是对人类社会共同价值观的全盘否定、不承认人类社会共同价值观存在的倾向。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当包含人类社会共同价值观的内容,为丰富人类社会共同的价值文明做出中国贡献。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项目:江西省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马克思主义与人工智能时代——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考察”(项目编号:YC2022-B167)]
2025-02-17 作者:程勇刚 来源:新华网学术中国 - 知识产权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