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6日,由河南省助残济困总会发起的“豫见未来”残疾青少年职业技能和学历教育提升公益项目捐赠座谈活动顺利举行。省助残济困总会创会荣誉主席张世军、省残联一级巡视员孙立忠、爱心企业家吕玉金及多地市残联代表、残疾学生代表等人齐聚现场,共同见证这一惠及全省残疾青少年的公益项目落地。
作为全国首个以“技能+学历”双轨赋能残疾青少年的公益项目,“豫见未来”旨在通过职业教育与就业支持,破解残疾人群体“就业意愿强但能力薄弱、机会稀缺”的困境。项目启动仪式上,爱心企业家吕玉金捐赠20万元作为启动基金,并承诺未来将持续捐赠至少100万元,全力以赴做好残疾人职业教育园区相关工作。
活动现场,发起成立河南残疾人职业教育园区,园区入驻院校与省助残济困总会签署合作协议。未来园区将根据实际需求,不断引入具备特色专业的学院。首批入驻学院代表范西军表示,将依托医药健康专业优势,定制就业导向课程,完善无障碍设施,联合企业打通就业通道,助力残疾青少年自立自强。
捐赠人吕玉金作为残疾人党员企业家,他结合自身经历指出,传统教育公平难以弥补残疾群体的先天劣势,必须通过职业教育打破空间与能力壁垒。为此,“豫见未来”推出三大行动,行动一:建立基金-企业-园区三维联动机制,实现残障学员"毕业即持证、上岗即胜任"的就业目标;行动二:构建全周期服务体系,打造"职业教育+心理支持""职业教育+法律保障""职业教育+就业创业"三位一体的支撑网络;行动三:创新校企合作模式,通过企业驻校授课等机制,破除残疾人职业教育的空间壁垒。着力打造中原地区残疾人职业教育示范标杆,形成可复制的“河南模式”。
活动现场,来自安阳的19岁肢体残疾学生李思远作为项目首位受益者发言。他坦言,因行动不便曾对求学与就业深感迷茫,但通过前期电子商务培训掌握了数据标注、视频剪辑等技能,现已实现经济独立。“‘豫见未来’不仅让我有机会继续学习,更让我相信,轮椅不是人生的枷锁,技能才是改变命运的钥匙。”他的发言引发全场共鸣,省助残济困总会高级顾问朱昆明当场为其颁发首张“助学卡”。
省残联一级巡视员孙立忠在总结发言中强调:“‘豫见未来’不仅是公益项目,更是社会公平的实践。我们要以技能教育为支点,撬动残疾群体社会价值的实现,让每个生命都能绽放光彩。”仪式结束后,与会嘉宾对园区进行实地调研。
“当技能成为翅膀,学历化为阶梯,残疾青年的人生半径将无限延展。”正如实训室里专注操作机械臂的聋哑学生所展现的——每一个奋斗者,都值得被时代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