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资讯

智绘年画先锋队以“AIGC+非遗”模式重塑杨家埠木版年画传承生态

2025-05-19 16:08:25   来源:中华网

在数字中国与文化强国战略的时代背景下,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这一国家级非遗项目正面临传承模式老化、教学效率低、产业转化弱等多重困境。针对这些问题,山东经贸职业学院“智绘年画先锋队”依托“AIGC赋能”技术路径,发起“刻古铭新”项目,以数字建模、智能生成与标准化教学为核心手段,探索非遗产业的系统性破局之道,为传统文化注入现代科技动能。

山东经贸职业学院智绘年画调研团队深入潍坊手造博物馆就行调研

1.技艺数据化:构建首个雕刻行为数据库

面对传统雕刻技艺“依靠经验、难以量化”的现状,团队首创“高维雕刻行为建模系统”,结合动作捕捉与3D激光扫描技术,对7位国家级传承人的雕刻动作进行毫米级追踪与参数提取,构建包含力度、角度、速度、深度与路径五维特征的雕刻行为数据库。基于LSTM时序神经网络进行深度学习训练,实现传统刀法的高精度复刻与自动识别,模型识别准确率达91.7%,为非遗技艺的标准化数字传承开辟新路径。

2.教学智能化:打造精准高效的个性化训练系统

针对传统教学中“周期长、反馈慢、标准化程度低”的核心瓶颈,先锋队开发出智能雕刻教学系统,集成力反馈传感器与路径实时投影装置,通过动态时间规整算法(DTW)对比学习者操作与标准模板,实现即时误差纠正与动作优化。同时借助KMeans聚类与用户行为画像技术,系统可为每位学习者自动生成定制化训练路径,将传统学习周期由180天压缩至50天以内,雕刻技能达标率提升至85%以上,显著降低了学习门槛,提高了传承效率。

当 AIGC 遇见年画刻板:经贸学院学子走进杨家埠,探索非遗产业升级路径

3.图样智能生成:构建融合AIGC与民俗文化的创意中枢

在年画创作图样老化、题材单一的背景下,项目团队研发“年画图样智能生成系统”。该系统结合BERT语义理解与CNN图像生成网络,支持用户输入民俗故事、诗词意象或手绘草图,实现自动生成符合杨家埠风格的年画线稿图案。结合CycleGAN风格迁移网络完成图样的细节重构与视觉优化,平均生成时长仅1.2秒。截至目前已生成3700余幅年画图样,商品转化率达13.8%,其中多款文创联名年画产品销量突破10万套,单品售价提升至800元以上,显著拓展了非遗产品的商业价值与审美适配空间。

“智绘年画先锋队”以技术破题、以文化为魂,正构建“解析—教学—创作—转化”一体化的非遗振兴路径,为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活态传承与创新转型提供了“山东样板”。项目已获得多方专家及文化机构认可,有望成为AIGC技术赋能非遗的典范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