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还未完全散去,中和镇四坊村的烟田里,欧阳霆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劳作。他用右臂稳稳夹住装满营养液的喷壶,左手残肢辅助固定壶身,细密的水珠均匀洒落在烟苗上。每一次抬手、喷洒,都需要比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可他的眼神却始终坚定。这片生机勃勃的烟田,承载着他的梦想,更凝聚着无数帮扶者的心血。谁能想到,如今这片金色海洋的 “掌舵人”,曾在困境中苦苦挣扎,几乎看不到希望的曙光。
八岁那年,一场意外无情地夺走了欧阳霆的左手手掌,肢体三级残疾的命运标签,从此让他的成长之路布满荆棘。干农活时,他无法像其他村民那样双手配合,只能花费数倍的时间完成同样的任务。然而,生活的磨难并未让他屈服,反而锤炼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2023 年,父亲的离世如同晴天霹雳,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他和妻子薛玉琴肩上。为了改变困境,欧阳霆决定尝试种植烤烟,然而,缺乏经验、资金匮乏、技术空白,让他的创业之路举步维艰。就在他感到绝望时,中和镇党委及驻村干部和远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主动伸出援手,为他打开了希望之门。
中和镇党委将欧阳霆列为重点帮扶对象,迅速联合宁远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制定帮扶计划。县烟草公司第一时间组建了技术帮扶小组,每周风雨无阻地来到欧阳霆的烟田。技术员常常蹲在田间,用手拨开嫩绿的烟叶,仔细讲解:“老欧,看这叶尖呈v字形发黄,就是缺失钾肥了。” 技术人员不仅手把手演示育苗、移栽、打顶等关键技术。
欧阳霆格外珍惜这些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技术人员传授的知识,每一个要点旁都标注着他的思考和疑问。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他随时通过电话向技术人员请教,有时一聊就是半个多小时。哪怕是深夜,只要他在烟田发现问题,也会毫不犹豫地联系技术员。县公司开展的大田管理和烘烤培训,他总是第一个到场,坐在最前排,全神贯注地听专业人员讲解。从烟叶生长周期到烘烤流程,每一个细节他都认真记录,还会在课后主动找老师交流,直到完全弄明白为止。在技术人员的悉心指导下,欧阳霆逐渐掌握了烤烟种植的核心技术。
资金问题同样是横亘在欧阳霆面前的一大难题。县烟草公司与银行积极协调,为烟农们申请到了低息小额信贷。当欧阳霆拿到贷款时,他激动地说:“这笔钱真是及时雨,有了它,我就有底气把烟田好好打理起来了!” 有了资金支持,他购买了优质的种子、化肥和设备。为防止育苗期遭遇寒潮侵害,技术人员建议他进行地膜覆盖,还手把手指导他进行地膜覆盖。那段时间,技术员们几乎天天往烟田跑,仔细查看烟苗的生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烟叶烘烤时,只要烘烤房有任何异常,技术员都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指导欧阳霆调整温度和湿度。这些及时的帮助,让欧阳霆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与力量。
在各方帮扶下,欧阳霆的烤烟种植逐渐走上正轨。他不仅自己刻苦钻研,还主动分享经验,带动周边村民共同发展,定期开展培训和交流活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四坊村的烤烟种植规模不断扩大,2023 年,村子荣获 “中和镇烤烟生产工作先进集体” 称号;2024 年,欧阳霆也因突出贡献,荣膺 “中和镇烤烟生产工作先进个人”。
如今,站在成片的烟田里,望着随风摇曳的金色烟叶,欧阳霆感慨万千:“如果没有政府和烟草公司的帮扶,就没有我和四坊村的今天。这份恩情,我永远不会忘记!” 他的故事,是乡村振兴路上的一个缩影,展现了帮扶力量如何汇聚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动能。从一个人的困境,到一群人的奋斗,再到一个村庄的振兴,欧阳霆和四坊村的蜕变,生动诠释了 “众人拾柴火焰高” 的深刻道理,也为更多困难群体点亮了希望之光,让大家相信,只要心怀希望,在帮扶与奋斗的双轮驱动下,定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幸福之路。
宁远县局 欧阳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