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技术深度融入全球发展的当下,量子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传统加密领域带来巨大挑战。为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安全与科技自主创新战略,国内武汉大学的一支科研团队成功研发全链路安全的电子护照认证系统,为国际旅行安全与数字身份认证领域提供“中国方案”。
项目介绍示图
应势而生:破解量子计算时代信息安全困局
2025年,全球数字化进程加速,量子计算技术的崛起使传统加密算法面临被破解风险,电子护照作为国际旅行重要载体,其安全性关乎个人隐私与国家安全。在此背景下,武汉大学国家网络安全学院联合经济与管理学院自主研发的抗量子电子护照项目应运而生。项目整合自主后量子密码算法,彰显我国在信息安全领域的自主创新实力,为守护国家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筑牢防线。
应用场景示图
技术突围:三大核心亮点打造安全新标杆
该项目凭借三大核心技术优势脱颖而出。双协议栈兼容设计,集成后量子密码协议的同时兼容传统密码协议,符合国际标准,具备高防伪性能与抗量子攻击能力,从源头保障数据安全;后量子密码算法融合国际领先技术,成功抵御量子计算潜在威胁,为电子护照构建起坚固的安全屏障;创新应用场景紧密贴合“数字中国”建设与国家数据安全战略,除电子护照外,相关技术还可广泛应用于金融支付、医疗信息等多领域,提供全方位安全解决方案 。
成果斐然
项目自启动以来成绩亮眼。技术层面,后量子密码算法在安全芯片上通过多轮测试,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创新性改进PQ-PACE、PQ-AA等多项协议,优化系统架构并实现多平台设备支持;方案经过严格的安全性证明,科研成果丰硕,团队已申请5项专利及软著,发表6篇国际会议论文,荣获4项国家级奖项。
项目部分成果展示
展望未来:开启全球数字身份认证新格局
项目团队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技术研发,推动后量子安全协议的迭代升级,进一步提升护照安全等级,团队将积极参与国际后量子标准规划中去,积极参与全球护照后量子升级工作。以后量子密码技术为核心,构建新一代电子护照系统,力争在全球数字身份认证市场占据领先地位,为全球数字化时代的安全出行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文:武汉大学罗光锐、张睿恒、巴希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