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财经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有一位备受瞩目的教师——马丽敏。她宛如一位辛勤的园丁,在教育的沃土上默默耕耘,以卓越的教学能力、丰硕的教学成果和深厚的学术造诣,成为了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马丽敏)
教学创新:勇立潮头,载誉而归
马丽敏深刻认识到教学创新是教育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始终积极投身于教学创新的实践。在第四届江苏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她凭借独特的教学设计,一举斩获一等奖。这项赛事汇聚了全省众多优秀高校教师,竞争异常激烈。马丽敏能够脱颖而出,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精心准备和对教学方法的深入钻研。
她不拘泥于传统教学模式,大胆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技术手段。在课堂上,马丽敏巧妙运用多媒体资源,将抽象的艺术设计知识转化为生动直观的图像、视频,让学生们更易理解和吸收。同时,马丽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通过小组项目、课堂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例如,在一次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小组项目中,她引导学生针对校园公共空间的改造进行设计。学生们在讨论和实践过程中,不仅提高了专业技能,还学会了如何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此外,在首届江苏省高校艺术教师基本功展示专业艺术教育组教学展示(微课)中,马丽敏同样展现出了非凡的实力,荣获最佳单项奖和个人全能一等奖。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形式,对教师的教学设计、内容提炼和教学表达能力都提出了极高要求。马丽敏精心打磨每一个微课作品,从选题到脚本撰写,从视频录制到后期剪辑,都亲力亲为。她的微课以简洁明了的讲解、丰富实用的内容和精美的制作,赢得了评委们的高度赞誉。这些奖项不仅是对马丽敏个人教学能力的认可,更是对她教学创新精神的褒奖。
育人为本:春风化雨,桃李芬芳
除了在教学创新方面成绩斐然,马丽敏在育人工作上同样成果丰硕。她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在日常教学中,她耐心细致,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总是不厌其烦地解答。无论是设计思路的指导,还是软件操作的疑惑,她都会给予学生最专业、最贴心的帮助。
马丽敏对学生的指导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还延伸到了学生的毕业设计和论文写作中。她指导的学生多次获得校级及省级优秀论文(设计)。在指导过程中,她从选题的确定、资料的收集、研究方法的选择到论文的撰写和修改,都悉心指导。她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和行业前沿问题,结合自身专业知识进行深入研究和创新设计。
同时,马丽敏还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实践活动。在她的指导下,学生们在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这些经历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还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许多学生毕业后,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成为了行业内的佼佼者。他们纷纷表示,马丽敏的教诲如明灯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让他们在艺术设计的领域里不断探索和进步。
学术钻研:笔耕不辍,成果丰硕
在专注教学育人的同时,马丽敏在学术研究方面也从未停下脚步。她深知学术研究是推动学科发展和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支撑。多年来,她一直致力于艺术设计领域的学术研究,在专业期刊上发表了多篇高质量论文。
在《江苏高教》上发表的《创新力培养:高等教育模式调整的必然方向》一文,马丽敏深入探讨了高等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力方面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她通过对大量高等教育模式的对比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为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在《艺术教育》期刊发表的《论财经类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特色化之路》中,马丽敏结合财经大学的特色,深入研究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如何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等方面突出特色,培养具有财经素养和创新能力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这篇论文为财经类院校同类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此外,在《美术大观》发表的《高校艺术设计类课程从“4W + 1H”开始》一文,马丽敏从教学实践出发,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课程设计思路。通过对“4W + 1H”(即 Who、Whom、What、Why和How)的深入解读,为高校艺术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这些论文的发表,不仅展示了马丽敏扎实的学术功底和敏锐的学术洞察力,也为艺术设计领域的学术研究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马丽敏,这位南京财经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的优秀教师,以教学创新为引领,以育人为根本,以学术研究为支撑,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位高校教师的责任与担当,为学生们树立了榜样,也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增添了光彩。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马丽敏将继续在教育领域发光发热,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艺术设计人才,创造更加辉煌的成绩。(文/何意馨)